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蘋果日報》炒作「視察」唯恐天下不亂


楊正剛

新華社日前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於下周赴港,出席香港特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領導人視察地方行政區舉世皆然,普通平常,《蘋果日報》卻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胡說什麼官媒首稱「視察」,還借反對派議員的口來形容「視察」如「皇帝出巡」,「只會令港人對中央加倍反感」。「一國兩制」下,香港是中央管轄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國家領導人視察香港,體現中央與香港的憲制關係,有利增強港人的國家觀念,合法合情合理,同時展示中央對港的關懷和重視,促進兩地和諧。《蘋果日報》拿個別字眼小題大作,企圖挑撥離間兩地關係,再次證明《蘋果日報》居心叵測,唯恐天下不亂。

翻炒「視察」 《蘋果》無風起浪

中央領導既不是首次「視察」香港,《蘋果日報》炒作「視察」、抹黑中央「矮化」香港也不是頭一回。2011年11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當時新華社的報道就用了「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字眼,香港所有媒體都沒有如《蘋果日報》一樣神經過敏,例如《明報》報道李克強在港探訪市民時,也用了「落區視察民情」的用語。但《蘋果日報》當年就抓住「視察」一詞大做文章,特別刊發評論員文章,煞有其事地宣稱,李克強訪港被稱為「視察」,是「極為破格之說」,是「居高臨下」,更指「香港特首雖然要經總理任命,但香港畢竟實行的是『一國兩制』,就算是中央領導人也不應對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下達指令,何來視察之說?」由此結論,新華社犯了政治之錯,否則的話,「則不能不引起香港輿論警覺」。多年前《蘋果日報》已經炒作過「視察」,極盡挑撥、恐嚇之能事,可惜反應如泥牛入海,悄無聲息。因為港人明白《蘋果日報》就是要無風起浪,雞蛋裡挑骨頭,破壞兩地關係,港人不會上當。如今故伎重施,翻炒「視察」冷飯,暴露《蘋果日報》反中亂港的板斧來來去去只有那麼幾道,江郎才盡,老生常談,企圖煽動港人仇視中央、抗拒融合,最終徒勞無功,枉費心機。

突出「一國」大前提 樹「一國兩制」正確觀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及基本法的規定,「一國」是「兩制」的前提,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且香港特區是根據基本法所設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制定和解讀基本法的最高憲制機構,張德江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視察香港,於法於情都順理成章。回歸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香港少數人的國家意識淡薄,片面地強調「兩制」而忽略「一國」,甚至錯誤地認為「兩制」可以凌駕於「一國」之上。去年底香港、澳門特首上京述職時,場地佈置與過往有所不同,由過往特首與國家領導人平排而坐,改為國家領導人坐在正中,特首、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及中聯辦主任坐在領導人的右手邊。港澳辦特別解釋,有關調整更好地體現了憲法和基本法關於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係的有關規定,及特首作為特別行政區首長和特區政府首長向中央負責的要求,更加規範、更加莊重。如今新華社報道指張德江視察香港,與近年的憲制地位相稱,亦反映中央關心香港的發展形勢,要突出「一國」的大前提,引導港人對「一國兩制」建立正確的觀念。

抵制《蘋果》妖言惑眾 集中精力謀發展

全世界任何一個正常國家,國家領導人視察地方行政區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首相卡梅倫視察各州各郡皆司空見慣,《蘋果日報》從來沒有抨擊過奧巴馬、卡梅倫「出巡」、「插手地方」。厚此薄彼,雙重標準,正好暴露《蘋果日報》逢中必反的本質,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中央的機會,竭盡所能破壞中央和港人的良好關係。張德江視察香港體現中央對港的支持和關心,促進香港社會和諧,引導香港各界把握「一帶一路」、「十三五」的大戰略、大機遇,擺脫政爭。這是香港集中精力謀發展、突破困局的契機,香港社會各界更應堅決抵制《蘋果日報》,不要讓其妖言惑眾再干擾香港發展、損害市民福祉。

相關新聞
《蘋果日報》炒作「視察」唯恐天下不亂 (2016-05-12)
廿四味:長毛拉布失敗 惱羞成怒自暴其醜 (2016-05-12)
阻止「港獨」分子做議員 法律有三關市民有責任 (2016-05-12)
別讓「港獨」思潮成為頑疾 (2016-05-12)
供給側改革須進行到底 (2016-05-12)
「五一節」在中國與眾不同 (2016-05-12)
陳偉業陳志全無事生非自取其辱 (2016-05-12)
掀「一帶一路」大潮 席捲「港獨」泡沫 (2016-05-12)
為國為港反「港獨」 依法遏制除禍根 (2016-05-11)
廿四味:限時表決成先例 拉布套上「緊箍咒」 (2016-05-11)
正確認識優勢與不足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2016-05-11)
張德江訪港助香港把握「一帶一路」良機 (2016-05-11)
中國經濟L型發展並非走下坡 (2016-05-11)
建造業呼聲值得重視 (2016-05-11)
蔡英文不要撞到南牆才回頭 (2016-05-11)
從世界各地經驗看「本土意識」的本質 (2016-05-11)
來論:香港坐困愁城 反對派及其喉舌難辭其咎 (2016-05-10)
廿四味:「支聯會」勾結達賴 露出「港獨」狐尾 (2016-05-10)
關鍵歷史時刻 張德江訪港領路 (2016-05-10)
當兩岸沒了善意就是危機的開始 (2016-05-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