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關鍵歷史時刻 張德江訪港領路


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在關鍵歷史時刻,香港正處於十字路口,是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還是與機遇失之交臂,是鞏固和提升香港經濟城市的地位還是向政治城市沉淪,是禁錮於自我封閉的「本土主義」藩籬還是重振積極向上的香港精神,香港都面臨選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是為香港立牌領路而來,是為香港抓住機遇、提升經濟城市地位和重振和衷共濟、奮發自強的香港精神而來,是為彰顯中央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的「頂層設計」和「底線思維」而來。

「一帶一路」戰略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將帶領香港未來30年至50年的發展。張德江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促港人重拾高度機遇意識,有助港人以廣闊的視野認識「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全面識別「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

為促進香港抓住歷史機遇而來

「一帶一路」的核心是「五通三同」,以「五通」為路徑,達「三同」目標。「三同」是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五通」是政策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香港在上述五大領域,都具備區位、人脈和制度「三位一體」的優勢。「五通三同」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缺一不可,主要的目標,就是「創造共贏」。香港是世界上「五流」亦即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資訊流最融通的地區。「五通」與「五流」融會貫通、相得益彰,是香港經濟突破瓶頸,培育新增長點,再創輝煌的最大歷史機遇。

香港騰飛的歷史,就是抓住國家發展機遇、靈活應變、艱苦奮鬥的歷史。上世紀中葉以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兩次轉型,都充分展現了港人的機遇意識。但香港近年來卻陷入泛政治化的內耗泥沼,機遇意識變得淡薄,偏離了視野寬廣、多元開放、海納百川的成功之道。在此情況下,張德江訪港將極大地促進港人重拾機遇意識,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

為提升香港經濟城市地位而來

張德江在今年「兩會」期間指出,香港目前經濟民生問題亟待解決,但香港有人把問題政治化,特別是少數激進分子,製造區域暴亂,給香港的安寧、穩定和最受珍視的法治環境都帶來極大的破壞,也影響了香港的國際形象和經濟發展。他強調,把問題泛政治化,還走向街頭暴力,絕非香港之福。張德江語重心長地指出,香港不是靠搞街頭政治出名,香港的地位是由經濟地位決定的,全世界看中香港的是經濟、自由港、背靠祖國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環境和法治環境。

香港之所以成為「東方之珠」,享有國際大都會的美譽,主要是因為香港的「經濟」成就,而非「政治」角色。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曾總結出世界城市的五個主要特徵:(1)世界城市是全球經濟體系的節點;(2)世界城市是全球資本的匯聚地;(3)世界城市包括經濟和社會高度交融的空間;(4)世界城市有控制全球資本的能力;(5)世界城市的文化是國際包容性的。可見,世界城市的本質是經濟城市而非政治城市。張德江訪港,將引領香港提升經濟城市地位,加強世界城市的五個主要特徵,使香港能夠真正躋身於紐倫港(Nylonkong),即作為世界三個重要的城市(紐約、倫敦、香港)之一,成為全球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聚集地。

為重振積極向上的香港精神而來

近年來部分港人陷於失落、徬徨、焦慮的心態,急於尋求方向和認同而無果,於是試圖在逐漸變得封閉、孤立的本土意識中尋求安慰。香港一小撮分離主義勢力為「港獨」披上本土意識外衣,刻意混淆本土意識與「港獨」言行的根本分野,企圖以此將「港獨」合理化並尋求認同。

張德江訪港,推動港人的本土意識與時俱進,在立足本土的同時,正面看待國家近代歷史形成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正面看待國家崛起帶來全球格局深刻變化。香港人明白,如果香港自外於國家的發展大勢,如果抗拒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支撐,而訴諸於自我封閉的孤立主義「本土」藩籬,那麼香港將不可避免地走向沉淪。張德江訪港促進港人走出自我封閉的「本土主義」藩籬,重振積極向上的香港精神,放棄排斥內地的心態,以積極開放、客觀冷靜的心態看待國家發展給香港帶來的機遇,積極與內地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為彰顯中央的「底線思維」而來

張德江訪港,將彰顯中央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的「頂層設計」和「底線思維」。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針對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與時俱進地由以往突出強調「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一個方面,調整為更加體現辯證統一的「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兩個方面並重。

這將啟示香港,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從而促進社會團結起來,堅決反對以犧牲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犧牲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犧牲香港的固有法治和社會秩序為代價的形形色色的分離主義和「港獨」言行。

相關新聞
來論:香港坐困愁城 反對派及其喉舌難辭其咎 (2016-05-10)
廿四味:「支聯會」勾結達賴 露出「港獨」狐尾 (2016-05-10)
關鍵歷史時刻 張德江訪港領路 (2016-05-10)
當兩岸沒了善意就是危機的開始 (2016-05-10)
青年議政:《蘋果日報》挑撥宗教關係居心不良 (2016-05-10)
黃之鋒用什麼身份參選? (2016-05-10)
沙特難當原油市場供給側改革大任 (2016-05-10)
承認「九二共識」乃蔡英文唯一正確選擇 (2016-05-09)
廿四味:「熱普城」炮打「金金」源於新界西議席之爭 (2016-05-09)
鼓吹「港獨」非言論自由 依法遏止乃香港之福 (2016-05-09)
張德江訪港鼓勵香港把握歷史新機遇 (2016-05-09)
「政通人和」方能「百業興旺」 (2016-05-09)
便利營商 節省時間 迎合環保 (2016-05-09)
重振旅遊業 各界齊出力 (2016-05-09)
美無論誰當選都難阻經濟走下坡 (2016-05-09)
誰又在炮製鉛水矛盾? (2016-05-07)
推動世界和平 實現天下大同 (2016-05-07)
國家隊只宜在特殊情況下干預股市 (2016-05-07)
陳清僑文過飾非 公民黨偏私護短 (2016-05-07)
反對派拉布流會罔顧民生 (2016-05-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