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思旋天地:電子學習新常態


思 旋

電子學習是全球大勢所趨,世界各地正積極推行,然而,香港電子教學的發展已達十五年,至今始終未能全面推行,時至今日,不少中小學校仍處於摸索階段。教育局近年積極推行電子學習,原因除趕上世界潮流外,更重要的是電子學習的確具備優勢,是提升學與教的其中一個有效途徑。

電子學習是有別於傳統的學習模式,整個教學及學習方式都轉變,透過多樣化的電子教學軟件、科技輔助,改變傳統着重教科書的教學方法,而轉變能否成功則取決於受眾,包括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其了解和接受的程度。首要認清的是,電子學習的定位不是在「電子」,而是在「學習」。推行電子學習,並非要學生學習開發資訊科技的知識和能力,而是希望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來學習知識。

樂善堂顧超文中學劉潤牛校長,對電子教學甚有心得。他強調電子學習不單止是硬件提升,而是教學相長,老師與同學才得益。電子學習並不單單針對學生,作為家長亦應該與時並進。為此,劉校長除做一般家長講座外,更加設立一個家長專用的電話程式(App),透過這個程式去發放學校資訊,亦試行某些通告不打印出來,只靠電話程式收發通告,獲九成家長回應,回覆率十分理想。當然,面對學生整個成長的支援,不論是老師還是學校,也不應只靠科技。家長、老師及社工要留心學生是否有異樣,適時關切、細心跟進,這才是對學生最大的裨益。

相關新聞
百家廊:戈公振與梅蘭芳的莫逆之交 (2016-05-19) (圖)
琴台客聚:朋友圈讓朋友相距多遠 (2016-05-19)
思旋天地:電子學習新常態 (2016-05-19)
隨想國:早餐食咖喱 (2016-05-19)
方寸不亂:也說「特權」 (2016-05-19)
翠袖乾坤:「特朗普」別開心得太早 (2016-05-19)
獨家風景:文化產品和愛國主義 (2016-05-19)
百家廊:迪化街尋人不遇 (2016-05-18) (圖)
琴台客聚:諾獎程序 (2016-05-18)
生活語絲:悼念盧巨川兄 (2016-05-18)
天言知玄:不恐怖的《午夜凶鈴》 (2016-05-18)
鵬情萬里:意外之財 (2016-05-18)
翠袖乾坤:劉德華為女兒開生日會 (2016-05-18)
路地觀察:守護自己的醫療權益 (2016-05-18)
百家廊:吃出來的敬畏 (2016-05-17)
聊易談經:革卦 (2016-05-17)
思旋天地:冀張德江帶來華麗轉身 (2016-05-17)
發式生活:意想不到的機會(上) (2016-05-17)
東拉西扯:「中題西讀」的「雜碎文學」 (2016-05-17)
翠袖乾坤:西城漫記 (2016-05-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