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信信(左)相信坊間對於自資專上教育仍有需求。右為副總監梁萬如。 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新學年將新增4項副學士專修課程,包括「檢測及認證」、「創業與管理」、「流動資訊科技」及「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每個課程學額均為30個。校方表示,「檢測及認證」為全港首個檢測類別副學士課程,同時學院將強化「4年自資學位課程優先入學計劃」,為更多合資格同學提供直接升學途徑。
浸大國際學院百萬元購儀器
浸大國際學院總監劉信信表示,上述4個新課程均配合社會發展需要而設,特別是檢測及認證行業,需要大批人才,每年有數百職位空缺。為此,學院最近斥資逾百萬港元添置檢測儀器。劉信信強調,課程涵蓋多個檢測範疇,確保學生在學時裝備好職場需要,畢業後即使暫不考慮升學,亦有足夠能力即時投身職場。
學院今年續推「4年自資學位課程優先入學計劃」,應屆文憑試考獲18分學生可獲「直接取錄」,取得修讀「2+2」副學士及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無縫銜接資格,分數不足18分的學生亦有機會獲「條件取錄」,副學士課程成績平均積點達標便可銜接升讀學位。同時,學院本學年擴展計劃,於國際文憑試(IB)考取24分的學生亦可參與。
本學年文憑試獲直接取錄收生界線為19分,新學年微跌1分,劉信信解釋,收生分數調整因應過往學生表現而定,「18分入學學生在校成績上亦有上佳表現,絕不輸蝕」,相信調整後對收生質素影響不大,且能讓更多學生受惠計劃。
最近有指自資專上教育隨着學生人數減少步入「寒冬期」,劉信信指出,學院近年收生人數相當穩健,本年預計收生人數與去年相若,大約維持1,700人,目前為止已接獲逾5,000人報名,情況亦算理想。他又表示,本年有5.7萬名文憑試學生,當中約4萬人符合入讀資助學位要求,數字遠遠超1.5萬個政府資助學額,相信坊間對自資專上教育仍有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