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3專家拒開會 城大指無礙查塌頂

2016-05-31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志超(左二)表示,令荷載及結構有改變的工程,都應找結構工程師估算及入則。 莊禮傑  攝■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志超(左二)表示,令荷載及結構有改變的工程,都應找結構工程師估算及入則。 莊禮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禮傑)城大體育館屋頂坍塌調查委員會昨日繼續會議,委員會早前邀請負責工程的威華建築董事麥鏡開、測量師陳佐堅及結構工程師曾賢生出席會議,但三人均沒有現身,也沒有向委員會提交相關文件或資料。委員會主席林群聲於會後表示,三人缺席會議不會影響調查工作,因為很多資料都能夠在校方的文件中找到。

曾賢生早前曾表明不負責城大涉事工程,因此拒出席會議。林群聲昨日卻指出,曾賢生是綠化項目中負責天台水箱工程的結構工程師,但沒有回答記者曾賢生是否整個綠化項目的唯一結構工程師的提問。

被問及委員會是否「無牙老虎」,林群聲沒正面回應,只重申校方有很多資料在手,能夠顯示事件原因,委員會亦會盡最大努力在下月6日或之前提交報告。林群聲又指出,委員會昨日花了很長時間探討天台綠化工程對體育館鋼架的影響,當中包括負重及排水系統的影響。

工程師學會:或因改變用途肇禍

另外,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志超昨日表示,天台倒塌事件可能因天台用途改變導致恒載增加,令大樓天台結構無法承受超出原則設計的荷載而倒塌。屋宇署早前曾發指引,指綠化若非建築工程毋須入則,陳志超指城大在屋頂加植雖不算建築工程,但屬更改用途,令荷載及結構有改變的工程,都應找結構工程師估算及入則。

工程師學會表示,將設立結構工程師義務諮詢服務,向有綠化天台的學校提供意見,又指會安排公眾研討會,希望加強公眾對綠化工程各持份者責任的認識,相關計劃詳情將在學會網站公佈。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