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百家廊:燈光遐思

2016-06-01

陳曉鳳

在遙遠的童年,就在託兒所把眼睛哭壞了,所以從小對燈光特別挑剔。

近年閒了時,特別愛逛燈飾城,無論花團錦簇的吊燈,還是小巧玲瓏的枱燈,都愛。燈的造型由繁變簡,由簡變繁,極簡主義終於佔了上風,還原燈的本質。枱燈變得更輕巧,我最愛那種帶紗罩的枱燈。

總是在品味燈光。從小,我最不愛教室中的日光燈。那光雖明亮,可是冷冰冰,讓人聯想起淒冷的自習室。冰冷的課桌,厚厚的眼鏡,沒完沒了地做着為考試而設的習題。同學都比我強壯漂亮,似乎都在嘲笑我的拘謹、我的眼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班裡五十名學生中只有三個戴眼鏡,其中就有我。

我總是認為,大自然中的光色彩無窮,燈光也該是有情調的。在小區散步時,愛悄悄觀賞一個個燈光閃爍的窗子,想像着燈光下人家的日子。相比白色燈光,我更愛暖色調燈光的窗子,有家窗戶裡有一盞紅色的枱燈,更讓我聯想翩翩,那紅色的光色中,可能有人偎在床頭,或聽着音樂,或捧着本心愛的小書。消受這兩樣事兒,都得有私密空間中暖暖的光。

上小學時,我愛母親臥室中那盞綠紗罩的枱燈。那燈有漂亮的玻璃底座,燈罩是綠白相間的麻紗,鑲着精緻的蕾絲花邊。每天晚上,我都在燈下寫作業和讀書。將考初中時,也曾在燈下幫一個髮小補課。輕柔的綠光籠罩着房間,讓人感到寧靜而安全。

文革中下鄉去了兵團。住十六個人的集體宿舍中,只有一盞十五度的燈泡,慘慘地照射着兩排大炕。炕沿上排排坐着勞累一天的知青,或念假大空的報紙,或班長訓話,或向組織表忠心:扎根邊疆一輩子。更多時間,是開批判會,我常是挨批的倒霉鬼,罪名是自由主義、資產階級思想等。因為我的父母那時都在挨批鬥,也因我愛發表不合時宜的言論。

我常垂頭坐在炕沿上,手揣在棉襖袖中,半閉雙眼懷念母親臥室中那綠紗罩的枱燈,懷念獨自在燈下閱讀的時光。被當成「異類」的知青,多半暗暗懷有對「群體」的敵意,很多年之後,當我終於能獨自擁有一盞明亮的枱燈,還常回想起知青宿舍昏暗燈光下的集體虛偽。宿舍熄燈之後,生活才真正開始,知青狂熱地喜愛手電筒,並非只因夜間得打手電去骯髒的廁所,更因手電創造的「被窩」光明。

熄燈後,縮進被窩成一桶,在被窩裡寫日記、寫家信、讀書,那時才變成真實的人。在兵團,讀書被人說有野心,寫信、寫日記會有人偷看,所以都需「地下」進行。有位知青甚至在被窩中讀完一套《史記》,讓我羨慕不已。她有雙好眼睛,能耐受被窩中的手電光線,以及污濁空氣。我的眼睛不好,肺部也嬌氣,所以我的被窩閱讀寫字,多數時間是痛苦難耐的。

從小我就被眼科醫生告之,自然光下的閱讀才最利於保護眼睛。北大荒的日子中,日光成了珍稀物資,可惜當燦爛的陽光穿過蔚藍色的天空普照大地之時,我正臉朝黃土、背朝天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讓我學會了捕捉邊邊角角的自然光。北大荒邊疆的夏天,清晨兩三點天就亮了。

當第一縷晨光閃亮時,讀書的知青就起身了。我和一位閨密比賽起早,藉着玻璃窗透出的亮光讀書。有位閨密如此獲取時間,自學了高中數學,恢復高考後,她考上了北京大學。偶然收工早,我就去村後的小樹林,藏在麥垛後,利用夕陽柔和的餘暉讀書。有的知青更勇敢,傍晚溜達去離村三里地的小河邊學英語,直學到日薄西山,那兒是勞改們的墓地,後來有自殺的知青也埋葬在那兒。那位天天偷學英語的知青,文革後考上了外語學院。

後來有一位閨密當了小學老師,慷慨邀請我晚上去學校教研室看書,真乃天大喜訊!於是每晚幾位閨密偷偷摸摸,懷裡揣着書,溜到教研室。在明亮的日光燈下,誰都不捨得多說一句話,各自埋頭讀書。除了毛選馬列外,還讀詩詞、哲學,我竟然還讀起巴甫洛夫。讀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靜靜的閱讀讓人從卑瑣的現實中暫時逃脫。

儘管窗戶用牛皮紙擋得嚴嚴實實,還是被人告發了。接着就是批判會,說我們搞密謀小集團,搞裴多菲俱樂部,可憐當時我連那俱樂部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直到現在我也沒搞明白:一個小小的知青連隊,所有連隊領導的權力加在一起,也不比芝麻粒兒大,值得密謀什麼呢?

可憐那位閨密剛脫離了體力勞動,變成白面書生,又受牽連回到大田工的苦役中。她戴着厚厚的眼鏡,細細的腿兒打着彎,在場院扛百多斤的大麻袋,讓人看捏一把汗。只因為太過仗義,讓朋友分享本能獨享的明亮燈光。

有個秋季的多雨天,割大豆時我不小心把手割了個大口子,緊急住進團部醫院,被迫當了病號。吊着胳膊的我經過偵查,發現住院部有個隱密的小角落,終夜亮着明晃晃的燈,於是天天鑽那兒去看書,讓值班醫生很是頭痛。

再後來去插隊,住進一間冬冷夏熱的小西廂房,終於脫離集體宿舍,有了獨立空間。第一件事,就是從家裡帶來一個天藍色的日光枱燈。枱燈安放在炕桌上,讓寒冷的小屋透着溫馨,可惜當真正的嚴寒來臨時,燈管經常被凍得打不亮,得請電工來鼓搗半天才好。知青選調那年,我被調去了一個沿海城市,依然帶着那藍色的枱燈,安放在單身宿舍的窗台上,每天晚上在幾位室友熱鬧的閒聊聲中,享受我的燈光。我羨慕有一雙好眼的人,他們能在任何光線中閱讀,可惜我做不到。人生那麼漫長,我得愛護眼睛。

看一個家的燈光,往往能窺到主人生活態度。一位善於理家的女主人,自然會在家裡營造層次豐富的燈光。客廳中待客的燈光必是燦爛輝煌,而臥室書房那些私密的空間,就需要柔和的燈光。走廊和陽台呢?別致的吸頂燈最合適。枱燈的選擇,更需要講究,尤其喜歡的是,在沙發邊放一盞角度自由的落地燈,夜深人靜之時,偎在沙發上的閱讀,是多麼愜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