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西關大屋遊碉樓 品粵菜賞粵劇
適逢端午假期,港人短期出遊的最佳目的地,即是北上廣東。出遊若只是品美食、享美景會略顯枯燥,如果兼有體驗文化就會別具韻味。在嶺南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即是廣府文化。本期將介紹廣州西關大屋、赤坎古鎮、開平碉樓群等廣府文化民居及特色建築群,港人賞遊民居的同時亦可體驗粵文化獨具個性的工藝、戲劇、風俗,美不勝收。■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花 廣東報道
廣府文化是嶺南大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系之一,亦是中華文明的重要一脈。廣府文化發源是以古代番禺即現在廣州越秀區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以珠江三角洲為通行範圍,廣東、廣西、海南都深受廣府文化影響。
廣府文化在各個領域都表現出自己鮮明的特性,包括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領域中,粵文化都獨成一個體系。這也使得廣府文化在廣東各民系文化中佔有優越的地位。港人北上賞遊,體驗廣府文化,可從古建築群和民居開始。
廣州西關大屋-重現清代豪門生活
西關文化是廣州文化的縮影,西關大屋也是廣府文化建築的精髓。西關的傳統老屋多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豪門富商興建的豪宅,以分佈在廣州荔灣區的西關一帶而取名為「西關大屋」。經過一百五十多年間的歷史沖刷,現在的西關大屋都所剩無幾,已成保護區,包括耀華大街的西關大屋、龍津西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寶華路南段兩側的十五甫、十六甫、南華西西關大屋群等,盡顯濃濃的南國風情。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佈局按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廳堂。中軸線自前而後,自南而北,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天井、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台,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偏廳、客房後面為臥房、廚房等。庭園中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西關小姐糅合傳統與現代
訪西關當然也不能錯過「西關小姐」的故事,西關小姐晚清時期以群體的形象出現,集中體現了時代前進和潮流的方向,也代表着廣州女性解放的先聲,她們過着近代廣州最風雅和繁華的生活。這些活躍於各階層的新女性,她們的服飾、生活方式、社會交往、學識等等,無不成為當日「時尚」的標誌。其中許多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脫穎而出,如名醫梁毅文、電影明星林楚楚等。
*推薦玩法:西關大屋現在多藏身在廣州彎彎曲曲的小巷內,且不太集中,不熟悉的港人則需花點時間去找。港人可先乘車到寶華路或乘廣州地鐵一號線在長壽路站下車,從此處向南可以到十五甫、十六甫一帶;向東北可至耀華大街西關大屋群;向西北穿多寶路、逢源路則是龍津西西關大屋群和古董街。除西關大屋之外,西關的文化景點還有陳家祠、蓮香樓、十八甫文斕書院等等。多寶路上的許多舊民居也值得一觀。
*「老字號」小吃:逛西關一定要慢慢走,在這一帶街邊的小吃店和各種小店層出不窮。十五甫三巷內的「陳添記」有三寶:爽魚皮、艇仔粥、豬腸粉,順記冰室的手工雪糕有椰子、芒果、榴蓮味道,伍湛記及第粥、南信牛奶甜品......這些「老字號」吃貨們一定不能錯過。
*文化體驗:喜歡粵劇的港人可以在西關榮華樓睇大戲,下午大概2點開始,粵劇班子就在大廳裡開台唱戲,還有反串表演。
開平碉樓群-糅合中西建築文化
華僑文化是廣府文化中的重要特色分支,碉樓是廣府文化中最能代表華僑文化特質的建築。這也是中國主動接受外來文化形成的重要的文化景觀,建築風格堪稱獨樹一幟。開平碉樓位於江門市開平市境內,碉樓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廣東現存的碉樓有1,833座,主要集中在塘口、百合、赤坎、峴港和長沙五鎮。
羅馬式建築夾雜書法對聯
碉樓集中的景區主要在自力村、立園和馬降龍碉樓群。立園景區分為別墅區、大花園區、小花園區三部分。三個區用人工河或圍牆分隔。園內建築有「立園」大牌坊、「修身立本」大牌樓和「晚香」、「玩水」、「觀瀾」、「挹翠」四個橋亭,以及石米羅馬式建築--「鳥巢」、形如鳥籠的通花建築--「花籐亭」,造工精巧,別具一格。而鑲刻其間的名家書法對聯,更使立園散發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泮立樓、毓培別墅、觀瀾亭、牌樓、跨虹橋晚香亭等十多個景點都各有千秋。
*特色小吃:開平的特色美食與廣州大相逕庭,主要有黃鱔飯、白切羊、鯽魚粥、豆腐角、赤坎鴨粥、兩味砵仔糕、樓崗狗肉、馬岡鵝、水口白菜、塘口豬仔薯、潭碧冬瓜、水口腐乳、金雞番葛、金山火蒜等。
赤坎古鎮-堪稱建築博物館
華僑文化建築群中赤坎古鎮堪稱「化石」,這裡匯集華僑文化的所有元素。赤坎為古埠,位於江門市開平的中部,是著名的僑鄉。這裡前後經歷過宋、元、明、清以及法國殖民統治和民國時期,每個時代獨特的建築風格,都是歷史的印記。各種舊建築,古典民族風格、歐陸風格、南洋風格、民國風格、甚至前蘇聯風格的都有,堪稱建築藝術的博物館。赤坎鎮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築,中西合璧。碉樓、騎樓也是一絕。
五大會館今剩遺址
赤坎最著名的建築屬五大會館,而今只剩遺址。潮州會館,位於福建街(今湛江十一中內),建於清朝乾隆58年(1793年)。閩浙會館,位於民主路(今赤坎區人民醫院內),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雷陽會館即雷州會館,位於關廟街(今市機關一幼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廣府會館即廣州會館,位於福建街(今市四小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高州會館位於高州街(今市四小內),建於清朝咸豐2年(1853年)。
除五大會館那典型的明清時代建築風格外,大通街、中興街一帶,許多舊時客商的宅第、商舖至今仍保存完好,裡面的廂房天井佈局嚴謹,屋簷桁樑結構精緻,雕樑朱漆依然斑駁可辨,集中體現赤坎古埠民居的特點。這些樓房雖然經過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依然風韻不減。
*文化體驗:該鎮的堤西路,更是因為綿延300多米的騎樓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的騎樓而深得影視界人士青睞,認為這裡具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舊廣州、舊香港的韻味,被稱之為「電影街」。 電影《一代宗師》、《讓子彈飛》等都曾在此取景。
跟我走有着數:交通指南
廣州西關大屋
自駕路線:落馬洲口岸/深圳灣口岸-廣深沿江高速-瀋海高速廣州支線-廣園西路-內環路-南安路-泮塘路
公共交通:廣州地鐵1號線長壽路站D2出口
開平碉樓群
公共交通:深圳福田客運站-開平
開平和赤坎鎮
推薦路線
路線一:開平市區-塘口鎮自力村碉樓群(方氏燈樓)-立園-百合鎮馬降龍碉樓群-百合鎮土樓適廬-百合鎮雁平樓-蜆岡鎮錦江里瑞石樓-赤坎鎮三門里迎龍樓-赤坎加拿大村-赤坎古鎮
路線二: 開平市區風采堂-赤坎古鎮-蜆岡鎮錦江里瑞石樓-百合鎮土樓適廬-百合鎮馬降龍碉樓群-塘口鎮自力村碉樓群(方氏燈樓)-立園-赤坎鎮加拿大村- 赤坎鎮三門里迎龍樓
自駕路線:落馬洲口岸/深圳灣口岸-廣深沿江高速-莞佛高速-廣澳高速-珠三角環線高速-瀋海高速-555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