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國領導人周恩來總理(左一)、印度總理尼赫魯(左三)、緬甸總理吳努(左四)在首屆萬隆會議上交談。 資料圖片
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誕生,到「兩個中間地帶」的分析,再到「三個世界」理論的提出,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同世界各國的相處之道,逐步形成富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戰略理論。
60年前,中國與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著名的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年世界形勢風雲變幻,這一國際關係史上的偉大創舉,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
如習近平指出的:「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不是過時了,而是歷久彌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意義不是淡化了,而是歷久彌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歷久彌堅。」
永不稱霸 堅定實踐
習近平提出包括堅持主權平等、堅持共同安全、堅持共同發展、堅持合作共贏、堅持包容互鑒和堅持公平正義在內的六個「堅持」給予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新的時代內涵。
60年光陰荏苒,當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否繼續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中國用實際行動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從親、誠、惠、容的周邊合作,到與發展中國家交往秉持的正確義利觀;從與美國發展新型大國關係,到同俄羅斯締結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同歐洲發展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夥伴關係,中國始終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更是當代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即使再強大也永遠不稱霸」,是中國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