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青年創新企業家昨日於「全球華人青年創新論壇」上,提出香港經濟需要進入繼工業、服務業時代之後的創新科技3.0時代。這即基於國家經濟正向創新科技升級轉型的大勢所趨,也乘着內地高新企業經港開拓國際市場、本港服務業向高端升級換代的東風。他們把內地創新企業與香港情況作對比,由政府、政策、資本支持的異同,以及兩地創新動力的區別,深入剖析打造香港3.0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
邱達根:高科技帶動增長動力
本港青年高科技企業家邱達根於研討會上指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憑着內地資金和人才,打造製造業騰飛1.0時代;上世紀80年代,憑藉內地開放投資,香港和內地「前店後廠」,打造金融、貿易為主的服務業2.0時代;現在已是時候進入高科技帶動增長動力的3.0時代。
青年企業家讚港優勢多
青年企業家認為,打造香港3.0有幾項重要驅動力。國家正全力推動向高科技升級轉型,香港作為國家與國際結合點,將成為內地高科技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重要基地。全球高科技一體化大勢下,本港產業向高科技升級無可避免。本港擁有具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加上本港作為國際資本進入內地的熱土,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匯聚,人才儲備豐厚。本港擁有自由、公平、成熟的市場機制,極充足的資本匯聚,雄厚人才庫,這些都是香港有望迅速進入3.0時代的優異條件。
不過,有青年企業家認為,跟內地相比,港府支持力度不足──自從內地制定「以創新帶動發展」國策後,國家資本對創新企業的投入、土地和稅務的優惠、相關政策的配合等,對內地高科技產業的迅速增長,起重要作用。 ■記者 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