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不少人小時候都編織過「航空夢」,希望成為飛機師或空姐空少,但成長路上,因為學業壓力放棄夢想的人,為數亦不少。從小做着「機師夢」的李灝堯(阿堯),一度受壓於香港「填鴨式」教育,曾把理想擱置一旁,但參加國泰航空訓練計劃後,重拾兒時夢想與信心,堅定未來路向,「態度決定高度,不要輕言放棄理想!」
兩年一屆「國泰飛躍理想計劃」,為中學生提供航空活動及訓練課程,包括參觀航空設施、航空知識課程培訓、社會服務等,希望啟發對航空業的興趣及關心社會。自小希望成為飛機師的中六學生阿堯是其中一名學員,他剛完成訓練,準備迎接文憑試放榜和計劃結業禮。
阿堯自小崇拜當飛機師的表哥,受電視劇《衝上雲霄》吸引,萌起對航空業的興趣。就讀於名校浸信會呂明才中學,身邊同學成績彪炳,自稱學業一般的阿堯坦言,升學壓力一度令他放棄夢想,直到高中時學校舉行就業諮詢,令他重拾童夢。
阿堯憶述,當時一度考慮投身航空業,但社會缺乏有關升學資訊,碰巧遇上國泰航空「飛躍理想計劃」,為學生提供機會,親身接觸航空設施及知識,為了測試自己是否適合任職機師,於是決定參加。
機師非「Cool魔」 須溝通合作
阿堯說,計劃教授航空業基礎知識,主流教育難有機會接觸,「好似空氣動力學,聽得我熱血沸騰,我平時好懶散,但遇到自己真正喜愛的,就好畀心機。」他又說,學員同時要通力合作,為社福機構舉辦社會服務,他在過程中學會溝通合作的重要性,原來與機師工作密不可分,「以前只懂以自己角度出發,以為個個機師都似『Cool魔』(《衝上雲霄》角色),現在學懂站在對方處境,考慮別人需要。」他計劃繼續升學,大學畢業後再考慮進修有關學科。
曾參加三屆計劃的員工領袖陳瑋浩,本身也是國泰機艙服務員。他表示,曾經遇上極有主見的名校生,希望成為飛機師,「他很有熱誠,但難以接受別人意見,總之他說對,就是對」,隨着計劃訓練展開,他接受指導後態度轉變,現在已成為飛機師。他指出,不少學生不知箇中辛苦,便想投身空服工作,義工導師會建議他們先顧及學業,裝備好自己再考慮入行。
國泰航空「飛躍理想計劃」近三成畢業生投身航空業,本屆312名參加者中,100名優秀學員有機會到新加坡或澳洲阿德萊德參觀飛機工場或航空訓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