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又到啖食荔枝的季節。由於荔枝離了樹很快就會改變口感,去荔枝園新鮮採摘,可謂是吃荔枝的另一種境界。目前,廣東及珠三角各地荔枝園已是規模化、商業化經營,港人北上去荔枝園品最新鮮正宗的荔枝,還可遊當地風光、嚐當地美食,自有一番樂趣。
■香港文匯報記者 古寧 深圳報道
從化--看300多年「荔枝王」
從化是全國荔枝生產基地之一,宋代蘇東坡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傳世詩句,散文作家楊朔的《荔枝蜜》也膾炙人口,令從化荔枝名揚天下。其中,「妃子笑」、「糯米糍」是從化荔枝的名優品種。從化目前有很多供遊客自由採摘的荔枝園,其中太平鎮、溫泉鎮、江浦街和良口鎮都有不少果園。此外,從化的農莊比較多,例如在城郊鎮城康村城康山莊以及灌村荔枝園,在這裡吃完還可買些帶走。
到從化吃荔枝,一定要去神崗木棉村看看300多年的「荔枝王」,種植於清朝康熙元年,距今300多年歷史,屬槐枝品種。樹冠就像一把巨傘籠罩在平地上,枝幹最長一根長達12米。樹圍達10米多,村民曾手牽手合圍樹身以測其大小,結果要8人才能抱攏。摘完荔枝後,在農莊裡還可品嚐新鮮樸實的荔枝農家菜,如荔枝菌、荔枝梳煲湯等。而嚐過荔枝後,還可以到碧水灣泡冰泉。
增城--品種多達52個
被稱為「荔枝之鄉」的增城,種植荔枝已達17萬畝,荔枝品種更達52個。目前各地荔枝節盛行,增城荔枝節始傳於明末。在增城,荔枝成熟期早與最遲的品種相隔4個月,達120多天。增城荔枝最先上市的地方就是竹園村,這裡種植「三月紅」有300多年的歷史。在竹園村有一個四面被東江支流西福河環繞的荔枝島,在荔枝成熟的時節,紅色的荔枝讓小島充滿色彩,島上還有些古建築保存完好。
若想欣賞古村風情又想感受荔園風光,增城的小樓人家也是不錯選擇。在這裡,有一個以荔枝為主題的荔枝文化公園仙山荔枝園,佔地500畝,是可供遊客採摘荔枝的果園,園裡栽種了增城著名的荔枝品種「桂味」、「掛綠」、「糯米糍」等等。此外,吃過荔枝後,還可去增城白水寨,由於近段時間雨水豐足,白水仙瀑魅力更顯,可觀賞七仙女奇觀,飽覽瀑布貫穿奇峰、怪石、秀水的絕妙風景。
東莞--荔枝色香味俱全
東莞荔枝色、香、味俱全,被譽為「嶺南第一品」。早在明代,東莞茶山、石龍等地已出現了「千樹荔」的大規模荔枝園。東莞市農科中心綠色荔枝生產基地位於南城區綠色路農科中心果園內,這裡種植的荔枝品種多達10多個,「糯米糍」和「桂味」是主要品種。而松山湖主要種植品種有「桂味」、「糯米糍」和「妃子笑」等,每年荔枝成熟季節都吸引眾多遊客。位於寮步鎮佛靈湖森林公園內的寮步佛靈湖優質荔枝生產基地,則以「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品種為主。
在寮步荔枝基地,摘完荔枝還可到佛靈湖郊野公園遊玩,園區四周群山環抱,水質清澈,青山綠水交相輝映。該公園內設有2萬平方米水上樂園,有沙灘、標準泳池、兒童泳池、跳水台等。另外還可以去香市公園,這是以莞香文化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能看到眾多嶺南民俗民風,香遠塔、藏香閣、中國沉香(莞香)藝術博物館等等,建築風格以仿古明清嶺南建築為主。
深圳--6月至7月最佳採摘期
深圳南山荔枝是廣東省著名荔枝品種,但今年南山的荔枝似乎情況不太好,迎來近20年產量最少的一年。業內人士預計總體產量僅為正常年份的三成左右。深圳荔枝的風向標--西麗果場的預判,南山荔枝兩大當家品牌「糯米糍」產量不足往年兩成,減產幅度為近年來罕見。而桂味也只有三成左右。早熟品種「妃子笑」,充其量也只有三成。而深圳最大荔枝果場西麗果場甚至稱,「糯米糍」掛果率不足兩成,「桂味」稍好,也僅在三成左右。
儘管荔枝上市期有所延後,目前深圳各果場也已開始採摘,預計「桂味」和「糯米糍」上市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左右。想到深圳品嚐荔枝的港人可要把握時間,因為畢竟產量大幅下降。由於產量下降,各果園的採摘價格也有所提升,港人去之前要有心理預期。
除了西麗果場外,深圳還有大南山果園,園中八成以上品種為「桂味」和「糯米糍」。此外,還有羅湖區林果場、深圳市農科中心荔枝示範基地、深圳寶安山水田園、光明農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