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中興匯金高級研究員
日前,央行一則重要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具體而言,即在其發佈的《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5》之中,提出了未來可能會涉及的一些重要任務。
其中,「允許符合條件的優質外國公司在境內發行股票」的這一表述,或許給不少市場投資者帶來一個感覺,即沉寂多年的國際板又有捲土重來的意味了,對此,投資者心中充滿了對外國公司來A股上市的恐慌感。
所謂國際板,一般指境外企業在中國A股市場發行上市的板塊。不可否認,對於外國上市公司而言,其無論是借助IPO發行,還是通過存託憑證等方式進入內地市場,其核心目的還是離不開融資圈錢以及提升企業全球影響力的需求。
從A股市場的長遠發展來看,外國公司來A股上市是大勢所趨,不僅如此,A股市場也應該歡迎外國公司來A股上市。然而,就當下來說,A股市場還承載不了接納外國公司上市的使命,A股市場至少在最近三五年內都不具備接納外國公司上市的條件。
首先,A股市場本身並不成熟。從投資者,到監管者,甚至就連A股市場的整個法律體系,都不成熟,在此背景下,導致A股市場問題層出不窮。最突出的莫過於大小非問題,這個問題對於國企來說並不突出,但對於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來說卻十分突出,以致股市成了這些企業原始股股東們的提款機。
其次,當下國內資本市場環境下國內企業嗷嗷待哺,決定了A股市場在照顧外國公司的融資需求方面有心無力。基於承載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命的A股市場的定位,是為融資服務的,融資功能是A股市場最主要的功能,A股市場的這種定位本身上就是有別於美國股市等其他成熟市場。當下,在A股門口排隊上市的企業多達約800家,而基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A股市場還無法接納外國公司上市。而且更多的企業被安排到了融資功能並不暢通的新三板市場,其中,不少公司對A股市場都是虎視眈眈。
最後,A股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同時,由於缺少嚴厲的市場監管措施,投資者的利益經常受到損害。不僅如此,由於市場投機炒作盛行,A股市場絕大多數公司股票的估值遠遠高於成熟市場的估值。與美國股市相比,市場監管寬鬆、法律環境不完善、投資者保護措施欠缺且股票估值畸高的A股市場,才是中概股的天堂。以至經歷了「美國股市歷險記」的中概股公司,一家家都要捲鋪蓋回歸A股市場,因為只有在A股市場,這些公司才可以施展圈錢的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