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英語「筆欄」:漢城與首爾

2016-07-06
■2005年1月,時任漢城市長李明博宣佈漢城中文名改稱為「首爾」。 資料圖片■2005年1月,時任漢城市長李明博宣佈漢城中文名改稱為「首爾」。 資料圖片

上回談及韓國(Korea)的首都(capital)由「漢城」改為現今的「首爾」,都是因為英文名稱與它的拼音 (Seoul)相近而形成的。

按讀音翻譯 如London稱倫敦

漢城市長李明博在2005年舉行記者招待會(press conference)時解釋道,絕大多數國家都把Seoul按照與其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pronunciation)來稱呼。漢語中的華盛頓(Washington)、倫敦(London)也都是根據這些地名的固有發音來標記的。

隨着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frequent contact),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漢城市經由一年多的意見徵求(solicit opinions),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其實,韓國語言和中文一樣,沒有刻意為西洋外來語言制定另一套語音系統。例子包括: (音: tehk leh bee juhn)(television,電視機)、 (音syoo puk mah keht,即supermarket,超級市場)、 (音ehl lee beh ee tuh,即elevator,電梯)等。

毫無疑問,使用外來語目的是促進人們國際間的交流。相信讀者也品嚐過香港美食「香草瑞士雞翼」 (braised sweet soy chicken wings),雖以瑞士為名,但並非源於瑞士(Switzerland),只是因為英文sweet而成其名,可見外來語的功用。

用外來語宜合理 忌半鹹不淡

由於現在通用語言(lingua franca)仍是英語,如果大家能合理地利用參考英語發音而形成的外來語(loan words),相信會為交流帶來很大的便利(convenience)。

然而,現在有不少地區卻出現了交流障礙問題(barriers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好像在日本,年輕人(teenagers)說英語時常將英語發音用日語片假名拼出,然後加上日語助詞(particles)使用,形成了一些不標準(non-standard)的英語發音,阻礙了溝通。

我相信如果大家想跟西方人士好好交流,還是要好好學習英語,不要說些半鹹不淡的語言了。(之二)

Glossary

capital 首都

Seoul 首爾

press conference 記者招待會

braised sweet soy chicken wings 香草瑞士雞翼

Switzerland 瑞士

lingua franca 通用語言

barriers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交流障礙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語言傳意學部講師蘇晏生、廖尹彤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c@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