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作為亞洲一個彈丸之地,能在奧運獎牌榜取得「零的突破」是殊不容易。自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那一屆開始參加起計(當時是以英屬香港的名義),港隊在之後近乎每屆都有參與,然而一直與頒獎台無緣。直至1996年的亞特蘭大,李麗珊(珊珊)於滑浪風帆這個項目中歷史性為香港奪得奧運正式項目首面獎牌,兼且更是金牌!正宗「一是不出手,一出手便奪大獎」。而她的「風之后」稱號,在20年後的今天依然是名正言順,充滿着含金量的。
現年45歲的珊珊,自小便在舅父黎根的指導下學習風帆,到1989年成為港隊成員,並於翌年摘下北京亞運的銀牌,更在之後三屆先後摘一面銀牌和兩面金牌。相對於亞運,珊珊的奧運道路在強手林立下便艱辛得多,1992年她首次「衝奧」,但只能在巴塞羅那獲得第11名,可幸是1996年她終於在亞特蘭大登頂,她在獲獎後的名句「香港運員動不是垃圾」即成全港佳話。令珊珊曾被歐錦賽中的歐洲參賽者直斥「香港運動員是垃圾,為何還要搶參賽資格」得以平反,盡吐烏氣。
雖然之後在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奧運,珊珊分別只拿到第6名和第4名,但至今她仍是香港唯一的奧運金牌冠軍,成就不能被抹殺。希望珊珊的體壇後輩,能在里約取得可與她並肩的成績。 ■記者 鄺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