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渣打昨日公佈最新的人民幣環球指數,由5月的1,968點,跌至6月的1,933點,按月跌幅1.8%。該指數自去年8月匯率改革以來,已經累跌近兩成,同期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亦錄得6.5%的跌幅。
貿易結算需求弱 6月跌1.8%
跨境人民幣支付在5月輕微反彈後,6月再次錄得按月跌幅,是指數在該月下跌的最大原因。這反映了人民幣貿易結算,及其他匯款渠道的實質需求仍然疲弱,離岸人民幣下跌亦是持續拖低指數的因素。
不過,渣打表示,無論美元兌在岸或離岸人民幣,都克服了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影響,前者在6.70以下水平站穩,在岸及離岸差價亦保持在較窄水平。人民銀行改善了與市場的溝通,政策取向變得更為透明,市場亦對每日中間價以一籃子貨幣作為參考的形成機制有更深認識。
外資湧在岸債市達記錄次高
目前內地仍面對着資本流出的壓力,渣打認為,外資流入中國在岸債市,在6月份達到476.8億元人民幣,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外資與在岸市場的連接渠道日趨增加,亦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渣打指出,人民幣在岸現貨價和中間價的走勢,反映當局並不容許在岸人民幣在短期內進一步轉弱至逾6.70水平,該行認為這反映了內地要避免突破此心理關口後,可能引發的進一步資本外流。根據渣打估算,中國的非外來直接投資資本外流,由5月的350億美元,升至6月的430億美元。
人幣入SDR前 料企穩6.7以下
此外,內地或期望在9月的G20集團峰會及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前,增加人民幣的穩定性,令在岸人民幣在6.70以下保持平穩。該行相信,若美元兌人民幣維持在6.70以下及美元轉弱,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在短期或再有空間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