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內地上月逾20億險資掃港股

2016-08-1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憧憬「深港通」年內將開通,最近內地許多保險公司資金也紛紛湧入香港。光大證券H股(6178)近日正在招股,中國人壽(2628)斥8,000萬美元(約合6 .2億港元)成為基石投資者。而中再集團(1508)斥資7.4億元成為7月11日上市的國銀租賃(1606)的基石投資者。華夏人壽及中再集團亦分別增持港股,耗資近10億港元。統計指,僅7月內地險資已斥資逾20億元買入港股。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目前內地機構購買港股的渠道比較單一,以前主要通過QDII渠道及「滬港通」渠道,不過內地機構對港股配置不多,QDII額度也不多。

深港通較滬港通吸引

玄甲金融投研總監衷亞成表示,近期基金子公司管理新規兩份徵求意見稿出台,一方面增加了基金子公司的資本約束,另一方面QDII額度緊張,兩方面因素疊加造成QDII通道費暴增。衷亞成透露,因「深港通」開通在即,與他們合作的保險機構資管部負責人坦言,相對於「滬港通」,「深港通」所對應港股標的更具有估值優勢,從而導致部分險資從「滬港通」退出並籌備「深港通」。

港股標的估值具優勢

耀才證券集團市務總監及亞太區首席分析師郭思治最近表示,「深港通」的效益比「滬港通」大,因為深市的市盈率平均達40倍,香港只有約10倍,上海則有14倍,加上人民幣匯率有下行的勢頭,內地資金來港可避開人民幣下行的風險,估計市盈率較低的股份會率先被資金吸納。所以看好下半年股市,更看好明年第一、二季股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