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勝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
有些愛國愛港社團及其選民希望選擇與自己關係密切而又喜愛的候選人,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爭取愛國愛港陣營勝選對香港最有利,這是大局,是大道理;個人的一些想法雖然也有道理,但只是小道理,小道理需要服從大道理。面對建制陣營不容樂觀的選情,愛國愛港的選民更需要思考,如何顧全大局,發揮團結的力量,讓我們手中的每一張選票都投給最需要的候選人,體現最大價值,確保愛國愛港的候選人當選。必須明白手中的一票如何投,價值是不同的:如果投給沒有當選希望的候選人,這一票的實際價值就是零;如果投給一個本來就已夠票當選的候選人,也會導致選票浪費;如果投給最有需要的候選人,而最終成功多取一席,這樣的選票才是最有價值。
建制派候選人選情嚴峻
今屆立法會選舉開始提名之後,建制陣營內部就已有人擔心,建制派會因票源分散影響勝選。這些憂慮並非無的放矢。香港研究協會最新公佈的選舉民調顯示,地區直選爭持激烈,多個選區呈白熱化趨勢,多名建制派候選人的支持度與反對派候選人的差距很小,丟失議席的風險越來越大。有爭取連任的建制派候選人坦言,今次選舉是從政以來最艱難一次。
當前建制陣營面對的嚴峻形勢,原因多種多樣,綜合而言,比較突出的情況有以下五點:
一是建制派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處於「新老交接」時期,新人能否承接原有的票源,備受考驗。
二是建制派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的地區樁腳,要支援的戰線比以往長,工作的難度和強度大大增加;
三是一些爭取連任的建制派候選人,上屆只比對手相差數千票末席入局,今屆稍有不慎,隨時失落議席。
四是建制派內部存在分薄票源的問題,一些同樣高舉建制派旗號參選的候選人完全沒有當選的機會,但卻極有可能產生「鎅票」問題,分薄建制派主要候選人的得票導致議席失落,讓反對派候選人坐收漁人之利。
五是反對派雖然表面上面對互相分票的問題,但其協調及棄保工作亦在密鑼緊鼓地進行,更有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立法會選舉滾動民調給反對派各個政黨和候選人作配票之用,成為反對派選舉工程的一部分。這對建制派選情不利。
將選票投給最需要的候選人
面對建制陣營不容樂觀的選情,愛國愛港的選民更需要是思考,如何顧全大局,發揮團結的力量,讓我們手中的每一張選票都投給最有需要的候選人,體現最大價值,確保愛國愛港的候選人當選。
要體現每一張選票的最大價值,就要盡可能做到兩點:一是建制派候選人的得票需要達到當選的要求,跨過當選的門檻,但又不能得票太多,影響其他建制派候選人當選的機會,而是盡可能將多餘選票支持最有機會當選的其他建制派候選人。二是盡可能不要將選票投給完全沒有機會當選的候選人,以免分薄票源,影響建制派主要候選人當選的機會。要做到這兩點,就需要選民顧全大局,集中票源,支持愛國愛港的候選人當選。
也要看到,有些愛國愛港社團及其選民希望選擇與自己關係密切而又喜愛的候選人,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們必須明白,手中的一票如何投,價值是不同的:如果投給沒有當選希望的候選人,這一票的實際價值就是零;如果投給一個本來就已夠票當選的候選人,也會導致選票浪費;如果投給最有需要的候選人,而最終成功多取一席,這樣的選票才是最有價值。因此,我們需要強化顧全大局的觀念,要接受這樣一個道理:愛國愛港陣營勝選對香港最有利,這是大局,是大道理;個人的一些想法雖然也有道理,但只是小道理,小道理需要服從大道理。
將更多愛國愛港候選人送入立法會
香港過去經歷了多次難關,有賴建制派議員在立法會守住議會底線,確保涉及香港發展的重要法案和議案得以通過,沒有讓反對派阻礙香港發展的圖謀得逞。香港未來面對更多挑戰,立法會更加需要理性務實的力量,守護法治和經濟民生。要確保建制派在立法會繼續發揮為香港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讓他們在議會為市民謀福祉,力抗「拉布」,避免香港再蹉跎歲月,所有愛國愛港的選民,都需權衡輕重,顧全大局,投好手上一票,務求將更多理性務實的愛國愛港候選人送入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