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選戰進入最後階段,各政黨候選人都在大打棄保牌。所謂棄保牌,就是呼籲選民放棄沒有當選希望的候選人,改為支持有勝算的候選人。當然,各候選人都希望選民是棄他人保自己,所以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將與自己類同的候選人打倒打殘,令選民認為這些人沒有機會,於是將選票集中到自己身上。而在反對派中,黃毓民就將這種棄保牌打得最出神入化。
黃毓民的選舉策略很簡單,就是將所有威脅到自己的對手全部打垮,例如上兩屆九龍西選舉,民主黨黃碧雲、公民黨毛孟靜對他威脅最大,於是他便重炮招呼,圍攻「同路人」不遺餘力。但今屆九龍西選舉增加一席,民主黨、公民黨的議席相當穩固,黃毓民於是掉轉槍頭,猛攻在選舉初期聲勢甚盛、甚至一度威脅黃毓民一席的「青年新政」游蕙禎。
當然,攻擊游蕙禎這種「潑污水」工作,黃毓民不會親身上陣,於是他便通過網絡上的打手、「本土派」的所謂意見領袖、通過其豢養的網絡媒體,全力開火。同時,游蕙禎確實是扶不起的阿斗,毫無識見、缺乏辯才、一味賣年輕,表現一無是處,結果被黃毓民打得聲勢急轉直下。
然而,黃毓民本以為打下游蕙禎就可以集中激進票,但估不到的是,打下一個游蕙禎,又出來一個劉小麗,竟然將部分游的選票吸納過來,支持度突然上升,甚至一度壓過黃毓民。照現時的情況來看,將變成黃毓民、游蕙禎、劉小麗爭奪一席的格局。而誰會成為最後贏家,就看誰人可以集中激進派票源,完全是一個零和競爭。
所以,近日黃毓民派系又再掉轉槍頭,由打游蕙禎變成打劉小麗,並且再由「熱普城」的「網絡打手」仇思達出招,沒日沒夜地向劉小麗開火,並自封「小麗刺客」。他針對劉小麗的其中一個「罪狀」,就是指她在旺角暴動前號召小販到旺角,其後暴動發生後,她又說自己沒有呼籲小販繼續到旺角,是「試圖與『旺暴義士』割席」云云。此舉目的顯然是要激起激進派對劉小麗的不滿,以打擊其激進票源。仇思達的做法是用心良苦。當然,黃毓民亦不斷利用其網媒對劉小麗、游蕙禎冷嘲熱諷,指她們不夠資格做議員,兩派支持者近日在網上爆發連番駡戰。
黃毓民先打游蕙禎再剿劉小麗說明什麼?一是說明了激進派都是一班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在沒有利益瓜葛時可以「攬頭攬頸」,但一影響到自身的利益就兵戎相見,盡顯這些激進派人士見利而爭先,利盡而交疏的本質。二是反映了激進派內鬥激烈,黃毓民雖然自稱「激進派教主」,但一班小將卻沒有「敬老」之意,反而一心要取「教主」而代之,以近期的民調而言,黃毓民竟然佔不到多少優勢。為了保住手上議席,「教主」自然要對這些小將狠下殺手,在選舉最後一星期,圍剿游蕙禎和劉小麗,將是黃毓民能否勝選的關鍵。同一道理,游蕙禎和劉小麗如果不全力反撲,任由黃毓民宰割,立法會議席看來將無戲可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