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家P2P借貸公司Zopa於2005年在倫敦成立後,數以萬計的P2P借貸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自此互聯網金融(FinTech)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本港一些初創企業亦有嘗試創辦P2P網上貸款平台,為市民提供投資、借款的新方法。今期數據生活就為大家初步拆解互聯網借貸,掌握互聯網金融的新動向。■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P2P借貸 (P2P Lending/Peer to Peer)是指點對點的互聯網借貸平台。這種新型的理財模式已逐漸被身處網絡時代的大眾所接受。借款人缺錢,需有一個平台發佈信息尋求貸款;貸款人資金充足,需有一個平台放貸賺利息,相關平台則可充當中間人的角色,促成借貸交易並從中抽取提成賺取利潤。
借款人和貸款人可以是機構亦可以是個人,借貸過程中的資料、現金、合同的傳遞和審核都通過互聯網完成。
免舖租省營運成本
現時P2P網絡借貸平台百花齊放,不同平台亦有各自的貸款模式,主要以借款人所需滿足的條件區分:無抵押無擔保、無抵押有擔保、有抵押有擔保,以及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助學平台」或「創業平台」。
與傳統的借貸方式相比,P2P可以免去高昂的運作成本,如銀行門市的舖租及市場推廣,借款人可以從中享受遠低於銀行的利息,而貸款人以此作為投資方式,繞過銀行直接賺取利息,一些平台的收益率可高達35%。
現時本港互聯網借貸正處於一個緩慢發展的起步階段,但「少而精」,也更方便市民加以選擇和區分。
目前,在本港成立且仍在繼續運作的平台主要有三家,分別為Welend、Golend和Monexo,但只有Golend和Monexo稱得上是典型的互聯網借貸平台,Welend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和非公開募集得到的資金,無需投資者。
港網貸平台發展慢
此外,本港還有其他P2P平台,如海通證券旗下的子公司Bestland也是典型的P2P平台,但據香港互聯網金融協會介紹,現已歸入母公司其他項目,不再單獨運行。
近年創辦的uFinance則只提供青年私人貸款、創業貸款和學生貸款,據記者觀察,網站未有新項目納入,最新的項目都只停留在5月份。平台負責人於電話中表示,並未停止運行,目前正在整合平台,未來會以其他形式推出新的P2P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