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貨幣正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推動,各亞洲貨幣兌美元均反彈至今年高位。目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正受惠於由美國帶領的全球穩定增長,加上英國脫歐公投後,令加息威脅進一步下降,英倫銀行在公投後的降息和購買資產行動,為新興市場貨幣提供動力。在已發展市場的孳息率降至負數之時,增加了對風險和回報都較高的投資的需求。隨着美國經濟逐步復甦,而外部不利因素阻止聯儲局提高利率,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需求非常有可能會繼續上升。
低利率有助市場
今年新興市場貨幣的表現,逆轉去年環球經濟的情況,去年美元升值和油價下跌,加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令到投資者的資金紛紛流出高風險資產。雖然存在着人口結構、城市化和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這些有利的因素,但在過去5年裡,新興市場的狀況一直都很艱難,現在大環境來了一個逆轉,美國公佈了一些好於預期的就業數據,但卻看不到加息的誘因,只要市場沒有出現任何衝擊,在較低水平維持低利率,實在有助於支撐新興市場。
曾經生機勃勃的新興市場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表現令人大失所望,商品價格疲弱、出口增長下降和政局動盪等因素,極大地打擊了新興市場的股市表現,加上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震動全球,投資者雖然驚魂未定,但近來對新興市場股票的關注卻被重新引發。年初至今,新興市場的股票整體上升大約12%,且諸多利好因素將推動這一升勢持續,投資者的信心一方面源於多個全球性因素都在向有利於新興市場的方向轉變,另外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債券和主權債券的風險回報都頗具吸引力。
中國商業活動企穩
此外,中國經濟放緩給新興市場帶來嚴重衝擊,GDP規模高達11萬億美元,大約相當於中國除外的10大新興市場的總和,對資源和商品的強勁需求曾帶動整個新興市場經濟走強,所以中國增長放緩或多或少也會拖累新興市場的前景。不過,今年第2季中國GDP增長6.7%,證明中央政府的刺激經濟政策正在令商業活動企穩,而持續上升的消費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舊經濟產業疲弱帶來的影響。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