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在上周二港股收市後宣佈批准推出深港通,令港股期指一度升逾二百點。但中港股市早已偷步炒作,炒家在好消息兌現後趁機出貨,此後港股國指反覆下跌。不過,深港通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促進A股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反映中央穩定與開放態度
深港通的意義,是中央對內地金融穩定與開放的態度,並非僅股市投資機遇。正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形容,深港通是內地資本市場法制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堅實一步。深港通對提振港股作用有限,不宜過分憧憬。
須注意到的是,中央所提以法制化先行。事實上,去年中A股泡沫急爆,其間不少上市公司濫用停牌機制,嚴重影響股市流通性。股災後中央透過加強監管法制規範以穩定市場。無疑, A股市場敞開大門,吸引更多外資參與,有利於拉近A股與海外市場特別是法制上的差異,令A股進一步市場化、國際化。
南下增渠道 外資北望有限
再從滬港通的經驗看,相比之下,內地資金較積極南下,而外資北望的興趣仍有限。這主要由於中外資本市場存在不少差異造成,此至少涉及交易制度靈活性和企業管治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
此外,開通深港通也有實際需要。滬港通自前年11月啟動以來,在內地資金南下2,5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總額度中,現僅用剩不足兩成。隨着港股受惠熱錢重返亞洲而轉旺,受內地經濟放緩、人民幣趨貶使得內地投資者對境外投資興趣上升,而現有滬港通額度快將用完的情況下,有需要開通深港通,為內地資金有序南下提供新渠道、新額度。
總之,中央推深港通,更一併取消原本滬港通所設的買賣總額度限制,大大增加外資參與A股的空間,顯示出中央推動金融市場改革的決心。■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