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受惠南下資金持續湧港,恒指再創今年新高,美國9月加息機率下降,港股短期轉趨樂觀,投資者可於「港股通」中發掘投資機會。
北水持續湧港帶動港股,據彭博資料顯示,「港股通」上周五淨買入48億元人民幣,創逾2個月新高。而且,上周的日均淨買入額35.3億元(港元,下同),較前一周日均淨買入12.4億元,增長近3倍。
美數據弱降加息機會
上周五晚美國公佈8月非農就業人數及失業率,非農就業職位增15.1萬,較市場預期18萬為少。失業率則持平於4.9%,略高於市場預期4.8%。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且薪資增長放緩,美聯儲9月加息機會減低。「港股通」中的息口敏感股更受資金追捧。
隨着內地樓市呈現泡沫,人民幣貶值壓力下,近期內地資金大量透過「港股通」流入港股,加大海外資產配置。資金鍾情重磅藍籌股,內地熟悉的騰訊(0700)、內銀及內險一直是熱門選擇,此外,上周五連匯控(0005) 亦成為主要買入對象,共錄得13億元淨流入。
內銀資產質素有改善
內銀股建行(0939)、工行(1398)、中行(3988)﹑農行(1288)及交行(3328)是南下資金的愛股。回顧日前披露的中期業績,雖然上述五大內銀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上升,分別為1.63%﹑1.55%﹑1.47%,2.4%及1.54%。不過,不良率增速已見放緩,意味資產惡化有所緩解。
此外,資金也較看重內銀息率,上述五大內銀的預期息率分別是5.4%﹑5.4%﹑5.9%、6.1%及4.8%。
內險股平保(2318)雖然預期息率只有1.5%,但勝在具持續發展潛力。其中期純利407.8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8%,遠較同業下跌逾30%為佳。而且,其新業務價值增加43%,較全年預測的21%為高,互聯網金融也表現不俗。
此外,部分息口敏感股如本地地產股及房託(REITs),亦可受惠美國9月加息預期下降。■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