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現時的情況來看,傳統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等將會逐步退出能源生產過程,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過去5年全球經濟出現了調整,投資於新能源的技術、開發、推廣和成長等都需要資本,即將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將綠色金融作為重點議題進行探討,正是從全球宏觀的視野出發,尋找新一輪經濟的增長動力。
去年中國投資居全球首位
綠色金融面臨的首要瓶頸是公共支持不足,這不僅表現在各國新能源投資市場建設的第一步,成熟地對應於能源要素的投資尚無跡可尋,而且還表現在世界各國對新能源問題認識的存在差距,國與國之間急需盡快協調,G20峰會平台是世界主要國家貢獻與全球能源公共品的一次好機會。
中國人在2013年開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對於光能和生物能等綠色低碳能源進行大規模投資,2015年中國融資額約為1,105.2億美元,位居全球首位,總投資額超過美國,大體上相當於歐盟國家的總和,在加大投資的同時,中國的綠色金融走到了市場建設的門檻之前。
投資綠色金融,最為重要的是保護環境和能源開發能夠同時並重。中國的能源使用量和需求量持續增長,但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石油等高污度的化石能源為主,在過去5年中國能源使用總量呈現大幅度的增長,從2011年38億噸標準煤到2016年43億噸標準煤,煤炭能源佔比雖然逐年下降,但是一直佔據中國能源消耗的首位,石油則佔17%,大量消耗傳統化石能源帶來的環境惡果已經開始浮現,最明顯的就是霧霾等公共環境問題的產生。
新能源發展資金需求量大
中國呼喚新能源投資的國際間合作,由於新能源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資金需求量大,投資成本高,生物能源、光伏能源等新能源產品生產成本遠高於化石能源,單靠中國的投資,難於解決民間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和投資,這也是當前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主要挑戰,從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的角度來看,只要突破這個技術瓶頸,這個產業將會是個藍海市場。■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