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8月21日,青島海關公佈有一家山東海產公司,以低價購入來自日本福島海域的海鮮,該批受核輻射污染的海鮮據悉已流入北京及上海等市面。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後,福島附近海域的海洋生物受到核輻射的嚴重污染,不適宜人類食用,不少國家都已禁止進口產自福島附近海域的海鮮。
今次事件揭示出有海產公司以低價購入來自福島的廉價海鮮,並在海外轉換海鮮的包裝及更改生產日期及海產來源地,再把海鮮運往中國境內出售。早在2011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已經發佈公告,禁止所有人從日本核洩漏地區,包括福島縣及群馬縣等12個地區,進口食品。
內地進出口檢查或不足
揭發事件後,有不少消費者表示擔心已食用受輻射污染的海鮮而影響健康,包括增加患上不同癌症的機會及增加懷上畸形嬰兒的機會,亦有人認為內地的進出口檢查有所不足,所以才能讓不法商人為了逃稅及逃避檢疫,輕易地把廉價海鮮運到境外更改來源地及包裝,再繞道其他國家或地方,進入中國境內販賣。
就這次事件,同學應該如何更全面地探究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議題?以下是針對此議題的一些建議探究問題方向。■余慕帆 前線通識科教師
建議探究問題方向:
1. 放射性物質怎樣污染食物?
2. 食用受輻射污染的海鮮會對人類健康帶來什麼影響?
3. 現時國際針對食物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有否訂立標準?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食品法典委員會就發生核事故或輻射事故後供人食用和在國際貿易中受污染食物的不同放射性核素含量訂出指引限值。
4. 這次事件帶出食物供應全球化的議題了嗎?
5. 政府能採取什麼措施打擊走私受污染食物?又能如何確保食物安全?例如: 跨地區合作打擊走私?加強立法?加強水產進出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