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隨想國:由馬師曾趣事談起

2016-09-30

興 國

記得讀書的時候,曾經有段時期流行一句四個字的口頭禪,就是「余生也晚」。那時,只要碰上不知道的舊事,都會搬出這四個字來表示自己並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如今我重拾這句話,就是我出生得太晚了,沒有機會看到馬師曾演粵劇和電影的風采,也沒有機會聆聽到他的唱腔。倒是新馬師曾的戲、劇、曲藝,都曾親自得見得聞。

還好有朱少璋編訂的,南海十三郎著的《小蘭齋雜記之梨園好戲》(商務印書館) ,才能看到我未出生前的一些粵劇界逸事。像原發表在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一日《工商晚報》上的專欄,南海十三郎在「馬師曾演『封相』跌落地下」裡說:「當靚少鳳在南洋當正印花旦名叫小湘鳳的時候,馬師曾才初學戲,名叫馬旦昌,他有怯場的毛病,演《六國大封相》一出台便跌落地下,給觀眾擠台。後來轉隨元亨學丑角,演《斬二王》正本,他飾演韓龍,給高懷德殺的一場,他竟忘記裝假首級,斬來斬去也不死去,觀眾大譁......」

後面還說到他飾演書僮時,因為怯場而忘記了「唔駛震」的台詞,自己卻在台上猛震起來的趣事。當然,這個時候的馬師曾,應該是叫做馬旦昌的時候。當他克服了怯場的毛病之後,馬師曾的演藝,就大發光彩了。

我時常鼓勵我教的學生,盡量抽時間到學校的錄影室去對攝影機作新聞評論,既可賺點外快,又可磨練自己面對鏡頭時眼睛如何不會轉來轉去,也可練出膽子不會怯場。

熟,才會生巧。沒有馬旦昌的經歷,馬師曾又怎能在中國戲劇家協會的座談會上,贏得當時的周恩來總理稱讚說:「行家馬師曾回來了,氣象就不同了,更提高了」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