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特首梁振英盛讚出錢出力、一擲千金成立復修醫學中心的劉鳴煒,昨日分享時雖表示對中心有很高期望,但他明白科研並不保證可以立竿見影,故無意為中心定下所謂「時間表」,目前只求執行總監李登偉能盡快組成優秀團隊,「早日捲起衣袖開始工作」,長遠而言則希望幹細胞及再生醫學能成為本港其中一項科研專業,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科研。
劉鳴煒:復修醫學 人人受惠
特首在致辭中提到劉鳴煒「所做的遠比簽支票多」,劉鳴煒對此很認同,並笑言開支票的確是相對容易的動作,做得更多的是扮演「首席啦啦隊」的角色,在本港不同界別推廣科研發展。被問到未來會否考慮再「加碼」捐款時,他則坦言目前無此打算,「綜觀世界各地出色科研例子,資金來源離不開政府或大型慈善基金,我跟它們比起來只是九牛一毛」,尤其科研所需資金龐大,要長遠發展本港科研必須要依賴這些機構及業界的資助,「官產學研」缺一不可。不過,他補充說中心未來假如「差小小(資金)」,亦願意考慮「加碼」。
劉鳴煒父親劉鑾雄的健康狀況近日備受社會關注,有記者問其捐款是否希望研究成果能讓父親受惠,他指復修醫學是任何人都能受惠的,絕不止其家人。有傳媒則問到梁振英兒子梁傳昕會否參與中心的工作,劉鳴煒指自己無參與招聘工作,但以他所知中心並無計劃聘請梁傳昕。
李登偉:快聘4首席科學家
中心執行總監李登偉介紹工作時表示,中心將利用科技進行與復修醫學相關的基礎研究,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發展能復補受損或壞死細胞組織的知識和工具。中心內的科研將涵蓋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基因編輯(gene-editing)、核糖核酸科技(RNA technology),以及將有助進一步發展以幹細胞為本的再生心臟、肝臟及神經系統的下一代單細胞分析及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
李登偉指,中心將近完成全球招聘4名首席科學家(P.I.),另預計12個月至18個月內再聘請約50人的科研團隊。 ■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