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中國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上月在中秋節晚上成功發射,令全國再次掀起航天熱。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昨與香港青少年交流,在分享航天員訓練的歷程之餘,更勉勵港青為夢想而堅持,自然可克服困難,「夢想其實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努力踮起腳尖。」
劉洋昨日受勵進教育中心邀請,出席「青心直說」第二講「為夢想飛翔--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活動,向青少年分享成為首位女航天員的艱苦歷程,以及中國航天事業的最新發展情況等,由勵進教育中心理事、前警務處長李明逵擔任嘉賓主持。
小時候志願:當公交車售票員
劉洋表示,成為航天員並非自已最初的夢想,「完成(神舟九號)任務後,有人問我是否從小就想成為航天員。」她指出,小時候本來想當公交車的售票員,可以每天乘車,後來有想過當醫生,也曾受本港電視劇《法網柔情》影響,想要成為一名義務律師,但無論如何都沒想過當航天員。
到了1997年,國家招收女飛行員,班主任為班上視力達1.0以上的學生都報了名,當時讀高三的劉洋成功考入了航天學院。她表示,1999年第一次駕駛飛機衝上天空,便愛上了這一片藍天,隨着一次又一次的飛翔,對藍天的熱愛,也一點點昇華,其後在2009年6月第二次航天員選拔中獲選,2010年正式加入團隊。
劉洋續說,她與同伴劉旺和景海鵬升空時,說的是「出征」而非「出發」,原因是當時懷着堅定的信念去「打仗」,她當時作出犧牲的準備,「生命只有一次,誰不珍惜?」但她認為,為了航天是值得的。
「遠離地球才懂家園可貴」
她又說,自已上太空第一句話是:「師兄,你看,地球真是圓的!」她認為人上了太空後,名和利會變得更淡,更易說出心底話,「遠離了地球才更懂得地球家園的可貴,遠離了祖國才更能體會到祖國的重要,遠離了親人才更知道親人的牽掛。」
她又坦言,很多航天員背後對家人有着無限的愧疚,例如她的父母起初並不贊成她成為航天員,寧願她平凡生活,不要從事危險工作,「但航天是偉大的事業,往往一個人加入後,就一家人都加入了」,愛人為她支持家庭收入,後來母親病了,全家人也隱暪病況,不希望她受影響。
被問到如何克服嚴格的訓練,劉洋回應說,為夢想堅持就是幸福,而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已了無遺憾,成為她克服困難的力量,又寄語香港年輕人,「夢想其實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努力踮起腳尖。」
籲港青參加國家航天夏令營
她又強調,她自己很幸運,但光有幸運不夠,必須有堅持和汗水才能造就成功,例如每晚人人休息時,她就繼續到操場上繼續訓練。她以雄鷹和蝸牛作喻,「蝸牛不會一帆風順就到了金字塔的頂端,只是一點一點的爬,但只要牠到達頂端,收穫跟雄鷹是一樣的。」
有學生詢問,國家之後是否還會送女航天員上天, 以及香港青年可以如何參加航天任務,劉洋指未來的空間站建設工作,將會有女航天員參與,而港青可以參加國家的航天夏令營,加深對航天和衛星發射的了解,並要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只要有強大的心理,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時,也能理智地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