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香港小部分年輕人國民身份認同感低,甚至衍生出違法衝擊行動,要如何改善有關情況,一直令學界大感頭痛。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引述是次APEC教育會議也特別以「價值教育」為其中一個主題,對香港來說,價值教育可結合香港基本法、中國歷史等內容,於國民身份認同擔當重要角色。其中,他前日特別約見多個辦學團體代表,鼓勵中小學加強香港基本法教育,計劃推出讓學校規劃及檢視基本法教育的工具,「基本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老師及家長都是對象,但當中如何去學?如何去教?這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助規劃基本法教育
為令學校更好地規劃基本法教育,教育局計劃於本學年起,透過專業培訓課程向校長及教師介紹基本法教育規劃及自我檢視工具,並將適時公佈。據了解,校方需填寫每級教基本法的時數、內容及教師接受培訓時數等。
吳克儉認為基本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基本法不一定要拿着書本去學,亦不需要每一章節、一粒字去學。但如何去學呢?課堂、電子媒體、個人生活分享等都是途徑。」
吳克儉表示,辦學團體在會面時認同要重視基本法教育,但當中推行的形式及方法需要再探討。他又指,教師的教學法亦是重要一環,最近他曾與師訓院校開會,就如何加強基本法教育交流意見,並研究如何讓準教師掌握基本法。另外,局方亦邀請退休校長分享經驗,又有意委託香港教育城幫忙,於電子學習資源上作優化。他強調,基本法教育有三大重點:第一要提升成效,第二是考慮受眾需要,第三要獲包括辦學團體等不同持份者接納(buy in)。
增學生讀中史興趣
至於備受社會關注的中史教育,他認為學生對中史科的學習動機及興趣都很重要,當局近年致力從課程內容等入手完善中史科,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又提到,要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亦需與時並進,「例如創科博覽是讓學生了解國家科技實力的一個機會,亦是教育的一部分。」■記者 鄭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