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試點學術委員會特邀委員、退役少將 羅援
長征勝利80年了。
但我們現在仍然能感受到紅軍將士們「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的激情,仍然能感悟到他們「要為真理而鬥爭」的血性。長征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但長征精神是永恒的;長征發生在中國,但長征精神是屬於全世界的。
紅軍三大主力長征,都是在力量對比懸殊情況下的被迫戰略轉移,說白了,就是打了敗仗。為什麼紅軍敗而不倒,上下同欲,百折不撓?因為紅軍有信仰。紅軍有別於其他所有軍隊的本質特徵就是,紅軍是信仰的集合,而不是僱傭關係、金錢關係和權勢關係的捏合,革命理想高於天。
在長征的隊伍裡,「紅小鬼」是一個獨特的群體,胡耀邦、肖華等都是有名的「紅小鬼」。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時,有些十二三歲的孩子一定要跟着紅軍走,誰也勸阻不住。組織上決定把他們分給一部分女同志,每人帶一個。
我的父親羅青長也是從巴山蜀水中走出來的一位「紅小鬼」,他們班裡七八個小夥伴都是十五六歲的窮孩子。這個年齡段,正是需要父母呵護的時候,但他們卻已經嘗盡了人間的艱難困苦。
紅軍中還有一批女戰士,這是長征途中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據統計和考證,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征到達陝北的女紅軍有:鄧穎超、蔡暢、康克清、賀子珍等32位;紅二方面軍有李貞、陳琮英等21位;紅25軍有周東屏、戴覺敏等7位。紅四方面軍的女紅軍人數最多,共2,000餘人,她們大多是童養媳和苦大仇深的農民的孩子,女紅軍中歲數最小的王新蘭只有11歲就隨軍出征。
她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與男同志們一起行軍打仗、風餐露宿,還要擔負起救治傷員、宣傳鼓動等多項任務。
在鄧小平同志晚年時,他的女兒曾經問他,長征時都做了什麼。小平同志不假思索,操着濃重的鄉音回答:「跟着走!」看似不假思索,其實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人生選擇,是對信念的堅守,是對共產黨的信任。
在新的長征路上,80年前那段人類史無前例的遠征無疑將給我們帶來太多太多啟示。理想是走出來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