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死扶傷--如今常懸於各大醫院的這四個字,被認為是醫者的天職,卻鮮有人知這一段奠定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紅色基石的話與長征之間的緊密聯繫:他來自於毛主席在長征後為中國醫科大學第一期學員的畢業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成醫學界行動指南
1940年,長征到達陝北後,紅軍軍醫學校由張村驛遷至延安,毛主席曾在此探視時提出,「你們在黨的領導下,從江西中央蘇區的『衛生小學』,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鍛煉,現在成長為『衛生中學』了......將來一定會發展成為一個『衛生大學』。」同年,經毛主席提議,中共中央批准,紅軍軍醫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1年畢業的軍醫十四期成為更名後的第一期畢業生。
畢業前夕,同學們都熱切期望毛主席能題詞留念。當時的期長林春芳將大家的要求向校長王斌匯報,王校長立即致電毛主席,邀請他在百忙中題詞。不久,毛主席就派人送來了題詞,只見一張白紙上用毛筆寫着「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十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學校把主席題詞精心放大,分別貼在校部、禮堂、圖書館和十四期教室門口。1941年7月15日,十四期的61名同學得到了印有毛主席題詞的畢業證書。從此,這13個字也成為我國醫學界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