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理性規劃 兼顧發展保育

2016-11-03

陳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特區政府日前公佈了《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當中分析了香港未來土地短缺數量高達1,200公頃,故此提出集中發展東大嶼都會和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以解決長遠土地赤字問題。但一如所料,當局的建議馬上觸發「破壞派」的神經,宣稱當局忽略環境保育,甚至揚言要杯葛討論。

香港近年來,無論是經濟民生工程、大型基建計劃,以至長遠規劃藍圖等,都經常因為「破壞派」的為反而反、一再拉布,以至決策延誤,蹉跎歲月。眼見毗鄰的競爭對手政策出台、計劃上馬,香港普羅市民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事實上,撇開競爭力問題不談,在未來數十年,人口老化、住屋、醫療配套等問題也會自動「找上門」,社會各界必須反思:我們憑什麼繼續只搞政治、內鬥不斷?

作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認同大嶼山對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關鍵作用。當然,積極發展的大前提,是顧及當地的交通及社區承載力等問題,如當局能從善如流做好配套,將有助凝聚社會共識,為香港注入新動力。

說到底,土地是香港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在「泛政治化」的氛圍下,凡觸碰農地和棕地開發等惹火議題,稍一不慎又會颳起一場政治風暴。政府必須防患於未然,把握好未來6個月的諮詢期,深入淺出地向社會闡明長遠土地規劃的重要性,同時要集思廣益,充分考慮持份者及專業界別的意見,盡早化解爭議,找出發展和保育的平衡點。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