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廣州報道)粵港澳高校聯盟前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創盟,香港、廣東及澳門共26所高校結盟。
聯盟首屆理事長兼中山大學校長羅俊指,現時交通便利,有望建立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
有份出席的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相信,創盟大會將進一步加強三地高校在教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及學生交流等範疇的項目參與和互動,促進泛珠三角地區的長遠發展。
吳克儉提到,上學年香港8所資助大學與廣東省高校已簽署了23份學生交流協議及245個學術研究合作項目。他認為,要建立人才高地,不能單靠一個地區和一所學校,需要多地多校共同努力,優勢互補,聯盟正是三地教育合作發展的里程碑。
羅俊指出,隨着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區內大學一小時可達,希望借助「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的便利條件,提升區域高校合作的層次和水準,並加強科研合作。
聯盟首屆副理事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亦認為,學生可在物流、機器人、環境保護等更多領域開展合作,並將考慮通過學生互訪、共同合作項目或設立創新訓練營等形式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