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港大量子資訊研究先鋒揚威

2016-11-24
■Giulio Chiribella指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會比現有的超級計算機速度快很多倍。 吳希雯  攝■Giulio Chiribella指未來的量子計算機會比現有的超級計算機速度快很多倍。 吳希雯 攝

優化計算機能源促最少拷貝傳輸 Chiribella膺CIFAR-Azrieli國際學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量子計算機的運算威力驚人,是行內專家的研究焦點;雖然量子計算機還未面世,但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Giulio Chiribella已走前一步,着手研究如何優化有關計算機的能源消耗,並以最低的記憶體用量進行量子資訊的傳輸。這名量子資訊的研究先鋒,最近獲選為全球首批18名CIFAR-Azrieli國際學者,成就得到肯定,而他任職的港大,是當中唯一的亞洲研究機構。

電腦科技發展日新月異,Chiribella指未來電腦科技的突破,將在量子物理學方面,「已有理論指出,數十年來,電腦每隔兩年便雙倍強化,是因為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變得越來越小,而現在的技術,已進入了量子層面的操作。未來的量子計算機(Quantum Computer)會比現在的超級計算機(Super Computer)快很多倍,例如現在要以數年計算的難題,量子計算機可能數秒便計完。」

讚中國量子通訊領先

目前他與在香港的團隊正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能源推動電子計算機,「雖然量子計算機還未面世,但我們仍可研究如何優化其能源消耗,該能源未必是電力,可以是光等等。」並欲以最低的記憶體用量進行量子資訊的傳輸,「比喻說,在量子學世界,訊息有很多拷貝,我們正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拷貝完成傳輸。」

來自意大利的Chiribella,完成博士學位後,轉到加拿大進行研究,於2012年到清華大學任職副教授,上年加入港大,他認為要去不同的地方,才可有學術上的進步。對於內地的科技發展,他認為「中國是量子通訊網絡發展領先的國家之一,最近更發射全球首個量子通訊衛星『墨子號』,它是保密度非常高的量子通訊技術,潛在用途很廣泛,如保障電郵訊息不被盜竊,可預料其應用比量子計算機更早。」

除此之外,量子學的技術在不久將來可應用在醫學上,如以最少的能量進行探測,減少對病人的傷害。

好奇心成研究動力

成為首批CIFAR-Azrieli國際學者的其中一人,Chiribella指最值得高興的是透過CIFAR-Azrieli計劃認識到其他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醉心音樂的他形容量子物理學就如一種藝術(A form of art),他最大的研究動力是好奇心,「研究當中的困難亦是動人之處(Difficulty is the beauty)。」

CIFAR-Azrieli國際學者計劃由加拿大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及AZrieli基金會共同創立,旨在全球發掘及支援具潛質的優秀科研學者,獲獎學者的研究項目包括不同學科及範疇,如兒童及腦開發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