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生涯旅程:資優多才多藝 還需師長引導

2016-11-24

安仔高中時修讀三個選修科及數學延伸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既是校內英語辯論隊隊長,也是學生會副會長和足球校隊隊員,閒時喜歡返教會;中學文憑試獲六科40分,考入了本地大學的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學士學位課程。今年18歲的他,憶述中學生涯時,說除了聯招講座以外,便沒有接受過任何升學輔導或生涯規劃服務了;他相信可能是他學業成績不錯,別人深信他必定能考上大學吧!安仔是家中長子,也是第一個能考上大學的,所以沒有人教他如何選大學。

安仔鍾情考古學,曾夢想到海外升學並成為考古學家,但朋友說這行賺不到錢,不切實際;父母則希望他留在香港,讀些實用而有「錢」途的科目;據說環球商業出路不錯,而自己又很喜歡高中的經濟科老師,所以選了這個科目。問到將來畢業後想當什麼,安仔還是想從事考古研究的工作,但他深知這條路不易行,也沒有具體的計劃;退而求其次則可以選擇投資銀行或金融,滿足家人的心願......

重視學習 忽略社交

以上安仔的情況,是不少香港資優學生的寫照。由於香港特殊的歷史關係,資優教育發展的時間相當短:自1990年代教育統籌委員會第四號報告書開始倡議,到2006年至2007年政府帶頭落實推行,到2016年成立「資優教育基金」,只不過十年左右的光景;而早期資優教育的模式,主要是針對資優生的智性及學術發展,提升他們的學科自主學習、高階思維、創意及解難能力等,卻少有觸及他們情意、情緒、社交等範疇,更遑論他們的生涯規劃。

然而資優教育歷史較長地區的經驗告訴我們,資優生遇到的生涯問題和困擾,絕對不比一般學生少。首先,資優生的多才多藝未必一定是件好事。他們這多元潛能及興趣的取向原來影響他們的升學或就業選擇,由於選擇眾多,不少資優生因此有選擇困難或會延遲抉擇,也有不少會在大學時轉換主修學科甚至頻繁地轉換職業;歸根究底,他們在一些生涯抉擇的時刻往往未有充分的自我了解,然而別人眼中他們又不愁沒有選擇,那麼又有什麼困難可言呢?

過早定型 限制發展

另外,資優生的才能過早顯露和定型,倒過來有可能會過早決定或限制了他們應有的生涯探索與其他發展;而完美主義的資優生喜歡高成就表現,喜歡挑戰自己極限的特質,加上外界如父母等加諸的過高期望,也往往構成一定的壓力,讓他們對自己的升學或工作有不合理的目標。

曾經聽過有資優學生回望自己選大學時,感慨地說道,對於外界認為自己跟一般學生不同,因此所選的路也應該與別不同,他們其實感到很大壓力;可以的話,他寧可跟普通人一樣可以有父母師長的了解、明白和引導,可以放膽地隨心追夢。相信這句話道出不少資優生的心聲。 ■徐恩祖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義務顧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