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生命掌舵:電競專業化 生涯卻苦短

2016-11-24

在這三個小時的分享會中,我沒有想過要離場,也沒有在過程中發呆,因為我完全被眼前三個大男孩的熱情所吸引着。三位年輕人穿上整齊的隊衣,代表香港學生電子競技總會,來跟一班年紀比他們大,「經驗」豐富的社工做分享。

電子競技,顧名思義是一場競技比賽,但比賽的項目是什麼?電子─電子遊戲也。分享的年輕人作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今天的世界盃是怎樣來的?是昔日的蹴鞠發展而成。所以,當遊戲能以公平公正、考核選手反應 / 技術及團隊合作這三個元素作為評分標準,就可以成為一個比賽項目。」

專業比賽 艱苦訓練

那電子競技跟網絡遊戲有分別嗎?「電子競技」有專業的賽事、賽規、比賽場館、運動員制度、訓練計劃、戰略分析檢討等,有單人項目和團隊項目,更有電視台轉播,亦有專業的媒體報道及評論員。我會這樣比喻電競和網遊的分別︰有人拿着羽毛球拍在屋苑平台跟朋友隨意打一場,也有人拿着羽毛球拍,接受艱苦的訓練,繼而代表國家和地區出賽,按指定的規則定輸贏。

在中國及韓國,電子競技已被專業化,成立戰隊,有教練和贊助商,接受專業的集訓,就跟足球隊沒什麼分別。不過,電子競技在香港能否發展?筆者還不知道,不過,筆者覺得解除大家對電子競技和網絡遊戲中間的迷思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年輕退役 規劃工作

在筆者的工作中,不時接觸到夢想成為電競選手的學生,他們每天回家的任務便是「操機」、觀看各式各樣的比賽及戰術評論和檢討。但眼前三位年輕人的分享簡直是當頭棒喝︰別妄想「打機」可以養你一世,電競選手的「壽命」就像軍人般短暫,由於電競需要考即時反應,選手一般在30歲前就要「退役」,所以需要提早準備「退役」後的工作規劃,而自成立這個學會後,他們都很久沒有「打機」了。

整個分享,他們沒有否定「網絡遊戲」的趣味性,但卻清楚道出網絡遊戲作為娛樂和專業的分別。喜愛網絡遊戲,不一定當選手。在電競世界裡,無論是當選手好還是幕後,年輕人都必須經過艱苦的訓練,他們會在過程中體會到疼愛他們的人的關心,會嘗試平衡家人和社會對年輕人的期望,同時堅持自己的夢想。

今天,站在面前的三個年輕人,兩個已升讀大學,一個雖然在畢業後沒有進入與修讀學科有關的工作,但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把學科所學的用在今天的幕後工作中,而且我有信心這份工作可以一直做到退休。」電子競技之所以可以成為一份工作,就是因為這一份熱情和計劃,而不單單是網絡遊戲的趣味和成功感。

香港家庭福利會 註冊社工 張婉琴姑娘

查詢電話: 2419 7830

歡迎瀏覽:http://www.hkfws.org.hk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