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香港現時有不少食品都由外地進口,由於內地鄰近香港,加上糧食的價值比較便宜,所以部分食物由內地進口至本港。然而,隨着內地經濟發展,黑心食品問題時有出現。黑心食品問題不但對健康造成傷害 ,更嚴重打擊內地食品製造業的發展,損害國家形象,對於主要進口內地食物的香港而言,更是一大切身議題。內地的食品安全問題因何而起?香港又可以如何應對問題食品的挑戰? ■李文靖 青松侯寶垣中學通識科副科主任
新聞背景
上海福喜判罰2428萬「拉黑」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被揭發製售過期肉類製品,更供應予不少知名快餐店,導致人心惶惶。
上海市食藥監管局早前宣佈,吊銷及註銷上海福喜相關食品生產許可證,判罰上海福喜及其上級公司合共2,428.5萬元人民幣,並將上海福喜及相關責任人列入食品「黑名單」。
就此,上海福喜食品事件看似告一段落。不過,內地的黑心食品問題並不是一日之事,由瘦肉精豬肉、「頭髮醬油」至假雞蛋等,食品安全問題仍未杜絕。
議題探索
單元三 現代中國(按教育局指引)
探討問題:
.人民如何理解生活水平和模式的轉變?
.在何等程度上,改革開放影響了國家的綜合國力?
概念鏈接
黑心食品:原材料有害人體,製作過程不合格,只以大量生產謀取暴利的商品;或以非法原料製成「高」品質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