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董建華:人民缺國家觀念致對立

2016-12-20
■董建華昨日於「今日中國」論壇致辭。 劉國權 攝■董建華昨日於「今日中國」論壇致辭。 劉國權 攝

「中國模式」最切合人民利益 值得共同維護支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於「今日中國」論壇發表講話指出,衡量一個治理制度的好與壞, 應該取決於它對國家和人民所產生的良性效果, 而最根本的需要就是讓人民得到安穩富足的生活。事實證明, 中國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理論框架,開創了「中國模式的治理制度」, 而這個模式,是最能切合國家及人民利益的最優化安排, 值得大家共同維護支持。 他希望更多的香港人,深入認識國家的治理之道和思維策略, 化解香港目前面對的多種矛盾,為香港的福祉而努力。

「今日中國」論壇由香港團結基金主辦,廣邀中外專家解析現代中國,旨在增進市民對國家的了解。是次論壇的主題是「政制與現代社會發展」,邀請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俞可平教授、紐約大學中國中心主任張旭東教授、政治學學者及風險投資家李世默作主題演講,而討論環節則由本港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劉遵義主持。

專家「解碼」中國「崛起之謎」

與會專家由各自專業領域「解碼」中國經濟由建國之初的戰亂貧窮、朝不保夕的狀況下,為什麼能夠創造當代經濟奇跡,迅速崛起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世紀之謎」。

董建華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結合中國內地成功之道,對比香港目前劇烈的政治爭執和對立,有很深的感慨。

他說:「我們並不是否定民主的重要性,但如果把競爭性選舉視為民主的主要成分,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個判斷肯定是有失誤的。」

他表示,當競爭變成政治化而人民又缺乏共同信念和國家觀念,競爭性選舉便很可能變成部族、種族、教派或民族之間的矛盾,或是貧富的對立,進而演變成陣營衝突,甚至國家分裂。

董建華指出,中國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協商民主制度,是由當時國情,社會發展和人民需要所決定,「新中國建國時,國家已積弱二百年,百廢待興,同時面對龐大人口,耕地和資源不足等嚴峻問題,國家需要一個穩定和團結的治理體制。」

他又指,歷史證明這一個治理體制是成功的,令中國由飽受苦難、接近民族淪亡的關頭,於幾十年間取得許多國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建設成就,「儘管也曾經歷挫折、犯下錯誤,但有能力正視錯誤、迅速調整,令中華民族成功崛起。」

「一國兩制」相容性護港制度

他對祖國由貧弱而日漸強盛的感情溢於言表,「我是生於舊時代的中國,在成長時期,深深感受到『國家積弱』的痛苦和無奈。國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建立今天的地位,令我感到光榮和驕傲。」

董建華還指,作為一個主權國,國家在收回香港時,推出「一國兩制」的構思, 展現出大國的自信心、氣度和相容性, 這個制度既讓香港人保持生活方式不變, 也使中英兩國可以以和平方式解決了主權和領土問題, 使國家統一大業,走出一大步。

他指出,香港回歸祖國即將二十年,作為國家的一分子,香港人無論從任何道理上來說,都必須要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祖國,了解內地的現況、發展、政策方向,以及建國67年的成功經驗,這樣才能有利於香港整體的發展,有利於香港和內地的互相融合。

他希望更多的香港人,深入認識國家的治理之道和思維策略, 化解香港目前面對的多種矛盾,為香港的福祉而努力。

他說:「今天, 我很高興有不少年輕人參加論壇,你們都是香港的未來; 而香港和國家實質已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我熱切希望大家要多走一步,多一些了解國家,運用自己的智慧, 客觀探索和分析,為香港以及你們的未來,創建出一條光明之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