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世界應用範圍無遠弗屆,包括服裝設計、室內設計、航天工業、醫學、各種機械部件、電子產品等領域。此發明將徹底改變目前的世界,甚至比電腦及影像動畫的影響力更深遠、滲透層面更廣闊。在所有3D列印業務中,最大的單一部門將是醫藥領域。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目前醫療領域只佔3D打印行業的1.6%,未來有望逐步增長到20%。可以預見,3D打印身為全球的前沿科技,將在醫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早前發佈的報告則披露,到2020年,3D打印在醫療方面將創造21.3億美元(約166億港元)產值。
醫療產值料3年增至166億
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發佈最新報告亦稱,全球3D生物打印市場發展迅猛,預計將在10年內獲得18.2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SmarTech出版社上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亦顯示,醫療3D打印(包括整形外科,假肢,個人化手術,矯形器等)將於2022年佔總市場價值9.4%。雖然目前醫療3D列印技術主要局限於醫院,但似乎已經有更多的醫療專業人員能以3D印表機用於生產醫療輔助部件。相信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用於器官移植、藥物研發、組織再生和生物藥物的3D打印產品將是在醫療方面應用最廣泛的產品。
就內地市場而言,起步較早的邁普醫學、青島尤尼科技和杭州捷諾飛等是內地市場上,技術相對成熟、發展較快的公司。至於藍光英諾公司在去年發展最快,其在血管的3D打印技術上一直處於全國領先的地位。除了這些較大型的公司外,2016年,內地亦有一部分初創公司冒起,計劃在生物3D打印市場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