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聖彼得堡「掃」故居手記(中)

2017-02-28
■「身材健美」的普希金■「身材健美」的普希金

──國家文學紀念館

設立紀念館的基本條件是該作家一般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其故居本身保護完整並且未曾轉手他人或被政府強佔;或者作家在此地的居住時間較長並在此作出了重要的文學貢獻等等。這種紀念館不但恢復了作家生前居住的原貌,還展出作家的珍貴照片、手稿、書信及其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譯本等,甚至提供學術研討的場地。

俄羅斯故居紀念館的標配有:售票處、存衣間、主人居室(展廳)和老奶奶。進門先買票,但憑學生證極為便宜甚至免費。然後換鞋套,十年前各類故居都提供一種極其寬大的拖鞋,亞洲人腳小,一般都是一邊參觀一邊不斷地提鞋,這次去彼得堡的幾個故居都是提供一次性鞋套,不知莫斯科情況是否改善了。換鞋之後存外套,凡是外套必須存,這也是俄國所有室內公共場所的規矩。

之後就可以愉快地參觀了。每一座紀念館的老奶奶都是那麼熱愛她看守的故居主人。她們用慈祥而警覺的眼神一直盯荍A的後背,隨時準備回答關於故居的任何問題。我參觀莫斯科的普希金故居時,因為第一次看到普希金的真實畫像,感覺離教科書上的美化版標準像差了不知道幾個等級,便脫口而出:「普希金原來長得不行啊!」老太太立刻不高興了,但估計她內心也承認小普的確顏值有限,停頓了一秒鐘後說:「可是你看,他的身材多麼健美啊!」

托爾斯泰、契訶夫和茨維塔耶娃的故居也都屬於這樣的標配,此處從略。下面這個,極具社會主義特色,要多說兩句。

高爾基的獨棟洋樓外表絢麗、內飾豪華,卻沒花國家一厘錢。洋樓原主人利亞布辛斯基,正宗俄國王室後裔、俄羅斯19世紀最有名的企業家、銀行家、收藏家、科學與文藝事業的贊助人,和他的兄弟謝爾蓋一起創辦了莫斯科第一家汽車製造廠。1900年,26歲的利亞布辛斯基請莫斯科最有名的建築師謝赫傑里為他修了這座極具現代風格的超豪華公館。大理石樓梯是俄國當時最著名的現代派畫家弗魯別利參與設計的,照明燈叫「美杜莎」。十月革命後,利亞布辛斯基匆匆攜妻兒移民意大利。1925年蘇聯政府將其公館收歸國有,1931年「分配」給了從意大利回來的馬克西姆.高爾基。

從此以後高爾基的物質生活再也不「dfr`^_(音:高爾基,意:痛苦的)」了,然而內心可能並不平靜。木匠出身的高爾基據說並不喜歡這座頗具現代風格的房子,但還是默默住了進去,也從未明確表態是願意還是不願意。羅曼.羅蘭在著名的《莫斯科日記》中提供的證據是,高爾基的狀態確實跟房子的氣質很不搭,有一種「彼此不喜歡」的感覺。普通群眾也寫信給高爾基,勸他不要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原因是「走資派」的房子配不上高爾基同志高貴的無產階級出身。高爾基於是在報紙上公開聲明他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自己的私宅。當然,沒有私宅又只能讓他繼續待在這棟房子裡。據某作家回憶,有一次一個馬屁精在這棟「公家」的豪宅裡向高爾基舉杯,說「祝主人健康!」高爾基當時就翻臉了:「你說誰是主人?誰?」

而深受西方建築新思潮影響的建築師謝赫傑里在十月革命後卻並未移民,他想為社會主義新國家繼續設計房屋。不過社會主義國家表示並不需要他的封建主義加資本主義才華。老謝拖家帶口被政府從自己家裡趕出來,住在花園大街上臨時搭建的棚子裡,最後在乞討和飢餓中結束了一生。

故事的結局令人唏噓:皇族資本家利布亞辛斯基革命前便是科學與文化藝術的贊助人,十月革命後離開社會主義蘇聯流亡至意大利,騰出現代主義風格的公館贊助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家高爾基;無產階級流浪兒高爾基以「痛苦」為筆名、以「人間」為「大學」、以社會「底層」的生活為創作主題,從意大利回到蘇聯,最後住在資本家的豪宅裡思考人生;在舊社會為別人蓋了無數豪宅的建築大師謝赫傑里餓死在新社會的大街上......

俄羅斯最大的搜索引擎介紹高爾基故居時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你不想長時間在裡頭參觀,那就坐在利布亞辛斯基家的院子裡喝喝咖啡,看看這棟房子美妙的建築風格吧。」

原來每一棟老房子背後,都有一個(或若干)充滿悖論的故事。■作者:孔朝暉(雲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俄羅斯文學與文化方向博士,目前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訪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