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獨家風景】經歷,令人從容

2017-03-09
■葉劉淑儀競選特首夢結束了。■葉劉淑儀競選特首夢結束了。

呂書練

一如預期,魂繫特首夢的葉劉淑儀的競選工程終於結束,「非戰之罪」,「雖敗猶榮」。

付出了心血,累積了經驗,贏得的不僅僅是同情,還有一份尊重。因為透過競選,她廣泛而近距離地接觸各個界別,也認真而扎實地撰寫政綱,甚至在明知無法「入閘」前夕,仍修訂政綱,以供其他參選人參考,這種氣度和風度,應可抵消她因「真言」而影響的「人緣」。

葉劉十三年前因為推銷「二十三條立法」表現欠佳而問責辭職,並因此背負了十多年的「罵名」,「聰明者」或許就此作罷,她卻承認失誤,堅持原則,因為這是「憲政責任」。少了官場精英的傲慢,多了民選議員的謙卑。

在小小的競選辦總結七十七天競選工程時,她拋出一組數字:三次發表政綱、五次記者會、二十一場落區、四十五個傳媒訪問、四十九個論壇、一百篇新聞稿、一百三十七場選委會面......不再哽咽,不見苦相,也無酸言冷語,只是平和地交代事實。但在冰冷的數字下,我的心有些觸動。

本欄的讀者都知道,我一直希望香港有女特首。六年前,我在這裡寫過《香港需要女特首》及其相類續篇,靈感正是由葉劉引發,時值新民黨成立。她在記者會上的發言和建議,具體得猶如施政理念和組班架勢。

也因為我早年接觸過她,並觀察了她十多年來的言行,看着她的努力和進步──從虛的形象到實的業績,我身邊很多朋友也欣賞她,近年幾次選舉,從區議會到立法會,我多次在我的選區見到她的身影,勤奮地幫同僚拉票,印證了她在公務員團隊中贏得「擔當」的美名。可惜,在今日過度政治化的現實中,她的「落敗」似可預期。

看她接受無綫《講清講楚》節目訪問中分析得失和評說時人時事,有理有據有節,不乏真知灼見,對中央的考慮和港人的訴求都表現得理解,反映民選經驗對她的洗禮和影響。

見慣風雨,體驗過人生的高低潮,能作自我反省,並重新上路。人,自然有一番覺悟,對人事世情理解得更透徹,再遇到挫折和攻擊時,就能從容應對。今日葉太正如此。

但無論如何,對香港人來說,從下台高官蛻變的葉劉是勵志故事的主角,她的經驗是珍貴的資產,她的付出值得充分肯定和合理評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