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寫表格面對Mrs、Ms或Miss這些honorifics(尊稱)的選擇,女士們曾否躊躇?為自己找個合適稱呼也要考慮年紀與婚姻狀況,當女性殊不容易。
男士人生就簡單多了。不是嗎?單身或未婚男子一律稱為Mr(全寫是mister,眾數是misters)。當然稚氣未脫的小男孩可直呼其名。其實在舊式英語,master泛指男孩或未成年男子,或是對專業人士的專稱,如headmaster(學校校長)。
香港僱用外地家務助理的男僱主是時候停用master了,否則身份就如咂指頭的男嬰一樣,又或是充斥着過時的階級觀念,視己如主人、對方為僕人,還不如大家以姓名相稱來得親切友善。
比mister更恭敬的可用sir,這並非警察或教師的專利稱呼哦。
Mistress變小三勿亂用
Mister的女性對等詞乃mistress,本泛指不同年齡和婚姻狀況的女士,甚至有「女主人、女執事」之褒義︰She is her own mistress(她掌握自己命運。)不過時至今日,mistress被加上「情婦」或「小三」之罪,小心應用!
對女性的稱呼,未婚是Miss,多指年輕或未成年女性;已婚則Mrs,從夫姓。
Ms無分年齡狀態
那成年未婚的女子不是無地而立?其實早在1901年美國麻省報章The Republican早已動議以Ms作為mister的女性對等稱呼,可惜未被廣泛接納。
直至1961女權主義運動積極成員Sheila Michaels無意中在室友信件上看到Ms一字,起初以為是排印錯誤,但後來發現這摒除年齡或婚姻羈絆、視女性為真正獨立個體的稱呼早已存在,Sheila於是致力提倡, 加上在1971年由女權運動人士出版的雜誌Ms.開始盛行,Ms(眾數為Mss或 Mses,讀音為「Miz」)這尊稱終於在1972被美國政府印刷局正式接納用於官方文件中。
Sheila Michaels對於女權運動在語言界的貢獻並不限於成功推動Ms的用法,她認為以「women's liberationist」(婦女解放論者)稱呼女權運動人士反是「未打先輸」,認定女性是被囚禁的弱者而需被釋放或拯救,因此她提出以「feminist」泛指所有認同男女平等的人。
她更成功提動以「sexist」(性別歧視者)取代帶挑釁性的「male chauvinist pig」(可鄙的大男人至上主義者),以爭取男性加入女權運動行列。
有趣的是其實這位男女平等倡導者的姓名(Sheila)亦散發着濃厚的女權意味,當中的「She」不湊巧就是第三身單數女性代名詞乎。
男主角沒有名字
在1980年代流行的電視動畫《He-Man and the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中,以變身咒語「請骷髏頭堡賜我力量」聞名的男主角He-Man可說是對自我性別有着強烈的不安全感,需要用上第三身單數男性代名詞He,再加上解作「男性」的man去稱呼堂堂一個太空主人,嚴格而言他並無一個正式名字,可悲矣。
反觀其雙生妹妹雖未擁有像哥哥般Master of the Universe的同等「話事人」地位,只是 Princess of Power(神力公主),但至少她擁有一個像樣的名字︰She-Ra。■鍾可盈博士 恒生管理學院英文學系高級講師
隔星期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