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漢語活化石

2017-03-28

很多喜好唱粵曲的朋友研究官話讀音,都是用來唱古腔粵曲,殊不知粵劇裡官話竟然也是研究古漢語的無價寶。

我最近由於工作關係,在網上搜羅與粵劇官話有關的資料,其中一篇是張慧婷於2006年6月撰寫的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研究報告 --《粵劇「官話」的入聲》,文中有一段說:「今透過粵劇舞台及音樂藝術的承傳,以及粵劇與粵曲藝人口耳相傳,粵劇戲棚官話 --一塊漢語末代中古語音遺留的活化石得以保留下來。

由於舞台的語言環境轉變不如現實生活般急速及充滿外來的衝擊,不少由漢語中古音發展至明清官話期間的漢語語音特徵仍殘留在這塊活化石上,如入聲似乎未完全消亡、尖團音(帶介音的見系聲母字)尚未顎化、『m』韻尾的殘留等。研究這個語言的語音特徵,希望能為研究《中原音韻》時代的語音(早期官話)的演變進程,留下一點點註腳。重要的是現在尚有此語言的錄音記錄存世,以供研究及核實;甚至在世的最少尚有數位年屆七、八十,甚或九十的粵劇、曲界前輩,他們被粵劇界稱為粵劇官話專家,縱是次研究難以接觸這些前輩,若能嘗試接觸他們的弟子和後輩,以記錄他們對此語言的認知,也能為這一個隨其人口老化而逐漸消失中的語言留下不少珍貴資料。長久以來,粵劇官話與古腔緊密地結合起來,是傳統劇目與排場十分重要的。」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統籌的「嶺南餘韻:八大曲研究及傳承計劃」在2016年中出版的《梁以忠、梁素琴嶺南八大曲唱腔藝術研究及傳承》光碟,收錄了「八大曲」的詞譜和演出選段,對研究古腔粵曲和官話讀音是十分珍貴的材料,期望學者和粵劇工作者繼續合作,保存這塊「漢語活化石」。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