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廿四味】戴耀廷究竟與香港人有何深仇大恨?

2017-04-03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特首選舉曲終人散,有激進反對派人士揚言在曾俊華落敗之後,立即發動大型抗爭,甚至信心滿滿地指會有大批市民參與云云,結果林鄭月娥順利高票當選,但卻沒有市民呼應激進派的號召走出來,最終所謂抗爭草草收場。激進反對派以為可以借特首選舉來挑動市民不滿,但算盤卻打不響,原因其實很簡單,廣大市民對於政治爭拗和對立已經感到十分煩厭,現在選舉結束,廣大市民都希望社會不再撕裂,各界團結一致改善經濟民生。因此,並不認同反對派在林鄭還未上台就搞對抗的做法。這股民意是相當清晰的。

反對派在特首選舉中不斷借所謂社會撕裂說事,按道理,現在林鄭已經釋出善意,希望與反對派打開溝通之門,反對派人士理應回應善意,沒有必要早早擺出敵對姿態。但「樹欲靜而風不息」,「佔中」搞手戴耀廷於選舉結束後隨即在《蘋果日報》撰文,呼籲要在未來5年繼續抗爭,表示「未來五年只要進一步發揮公民抗命和策略投票兩大抗爭工具的效用,尤其策略投票,甚至開發更多抗爭工具創時機,捉住中共及林鄭政權每個犯錯機會,可把社會內絕大多數人拉過來,突破點就不太遠,但首要是處理陣營內部分歧。」

戴耀廷文章的出發點十分險惡與卑鄙,說穿了就是不希望香港有寧日、不希望香港社會安定,要不斷製造撕裂,還要開發更多「抗爭工具」。戴耀廷究竟與香港人有什麼深仇大恨?當香港市民希望修補對立,不希望見到無日無之對抗的時候,戴耀廷不是幫手修補裂痕,而是不斷擴大傷口,更嫌過去幾年的抗爭力度不夠,還未能令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犯錯」,所以未來5年要加大抗爭力度。在他心目中,「佔領」行動還不算具有大殺傷力,他還要開發更多抗爭武器,目的就是不斷在社會上挑動對立,製造撕裂,直到香港變成一個不能管治、民生凋零的地方,他才會心滿意足。這種思維較一些激進派人士的「永續社運論」更加卑劣,也更加禍害港人。

反對派及戴耀廷不斷將香港社會對立歸咎於政府,但究竟是誰最先捨正道而弗由,採取違法抗爭行動企圖迫使特區政府就範?正是戴耀廷之流。而且,他所謂抗爭手段究竟取得了什麼成果?「佔領」弄得天怒人怨、政改破局普選夢碎,大批青年學生被戴耀廷煽惑出來參與違法抗爭,身陷囹圄,前途盡毀。這難道就是戴耀廷所希望見到的成果?抗爭之路已經證明是死路一條,社會撕裂香港更沒有贏家,但戴耀廷竟然還要繼續挑動對立撕裂,唯一解釋,就是他對香港以及廣大市民有深仇大恨,所以才要不惜一切地破壞香港,這樣一個心裡裝着仇恨種子的人,還有什麼資格做教授,還有什麼資格出來指點江山?

令人稍稍安慰的是,戴耀廷等「佔中」搞手即將要面對刑責,他們曾說過會承擔罪責,如果他們還有一絲羞恥之心,在法庭上就應該承認所有控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為被他們害苦的青年學子負責。這次希望他不會再「走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