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歸根結語】有贏就有輸 失獎非失敗

2017-05-12
■有贏就會有輸,為避免有人被稱為輸家,諾貝爾獎只有「獲獎者」。圖為屠呦呦領獎。資料圖片■有贏就會有輸,為避免有人被稱為輸家,諾貝爾獎只有「獲獎者」。圖為屠呦呦領獎。資料圖片

由一些評審會決定的榮譽獎項,是為了肯定某些人士在業界(career)或專業上的成就(accomplishments),他們不應被稱為勝出者(winners),否則令人聯想到其他未能獲獎的提名人(nominees)為失敗者(losers),在英文中,loser可以形容某人一事無成,甚至是社會的寄生蟲,未能獲獎的仍是精英,怎會是losers,有人提議把他們稱為「people who did not win」。

稱獲獎沒人失敗

在諾貝爾獎,獲得評審團中最大認同的人,名為獲獎者(laureates),而不是勝出者(winners),因為評審團的意向不但可能主觀(subjective),甚或存有偏見(biased),更不該暗示其他人是失敗者。但是奧斯卡曾經確是把獲獎者稱為winner,近年才以「the oscar goes to...」來代替,即是這奧斯卡(獎座)是屬於(某某人)。

基於禮貌(courtesy),言辭可以婉轉,只要不失實,便算是修辭(rhetorical)。剛完成的奧斯卡典禮中,《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錯誤地被宣佈為最佳電影,真正得獎者修正後是《月亮喜歡藍》(Moonlight)。

起初描述這個錯,各報章曾用error(誤差)、mixup(混淆)、mess up(混亂)等中性字眼,兩天後,負責的國際會計行作出解?,因為該行負責的會計師把較早前獎項的後備信封,錯交到最佳電影的宣讀嘉賓的手上,導致出錯,令人震怒(outraged)。

當會計師行將實情交代時已是太遲,即使報道這事項的描述改為mistake(錯失)、catastrophe(災難)、disastrous administrational blunder(損害重大的行政失誤)、fiasco(丟臉或出醜)及screw up(把事弄糟)等等,公慾w經不感興趣(uninterested),緩慢反應造成了一個公關災難(PR Crisis)。

會計師的工作當然不僅是把數字加起來,更要保持中立(disinterested)的心態,進一步還須對客及公憤O持誠信(integrity)。這會計師行仍可服務奧斯卡,現正協定新的傳遞信封的溝通模式(protocol)。■林健根 會計師

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