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穆迪日前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並預期中國未來數年債務持續上升,影響中國未來幾年的財務實力。面對內地經濟放緩及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增長,中央將進一步加快「債轉股」,以及加速清理問題資產,而專門重組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可望從中受惠。
2016年內地銀行不良資產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購買銀行的不良資產,再進行階段性經營、債轉股等債務重組、財務重組、資產重組等,能夠幫助該企業剝離低效資產和非主營資產,恢復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設立於1999年的華融(2799)、信達(1359)、長城、東方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四大國有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已在港上市的華融及信達,近年亦隨着處理不良資產而獲利不少,業績及資產規模大幅增長。
長城資產計劃明年來港上市
據外電消息透露,繼華融及信達後,其他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將陸續在港上市。長城資產管理計劃在2018年在港首次公開發行(IPO),同時會研究A+H股上市。該行在去年底曾表示,將於今年三季度或年底前,完成引入戰略投資者,同時啟動IPO前期準備工作。
資產規模最大的華融資產管理董事長賴小民曾預期,未來內地銀行的不良資產規模,還將有所增長,不良資產市場未來發展空間龐大。單是去年,內地銀行已出售了5,130億元不良資產,當中2,700億元由該集團中標,有關資產年均增長率超過150%,令該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
華融去年錄得純利196.14億元,按年增長35.4%。不良債權資產收入達251.4億元、投資收益246.78億元、利息收入164.44億元、佣金及手續費收入129.2億元,分別按年增加8.9%、28.8%、16.9%及24.3%。
華融擬合組「一帶一路」基金
展望未來,華融旗下公司與中國港橋(2323)成立兩隻「一帶一路」基金,初步規模均為10億元,集團將負責現金注資每個基金7.8億元,佔每一個基金規模78%。基金主要投資能源、採礦或農業業務及其它證券投資。
另外,集團指未來將為雄安新區提供金融服務。透過資產管理、收購重組、證券化及權益互換等模式,將雄安新區建設與「舊城重組」,幫助行政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等自身資金實力有限的非首都功能單位遷入雄安新區。
信達冀建3千億產業基金集群
至於另一家在港股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信達,在去年也錄得純利155.12億元,按年增長10.6%。此外,去年稅前利潤按年增長12.8%,增長主要來自投資及資產管理、不良資產經營業務。另外,長城資產曾表示,目標在未來三年將形成一個3,000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集群,並大力發展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併購重組及房地產去庫存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