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 > 正文

陳茂波轟穆迪 降港評級理據膚淺

2017-05-29
■陳茂波認為,穆迪降港評級的理據膚淺、值得商榷及言過其實。 資料圖片■陳茂波認為,穆迪降港評級的理據膚淺、值得商榷及言過其實。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評級機構穆迪日前接連調低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信用評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重申,特區政府非常不同意穆迪的有關決定。他說,「香港和內地加強合作,又怎能視為負面因素?其實除了香港,世界上許多先進經濟體和內地的經濟連繫也非常密切,例如美國和日本,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都是內地」,同時觀乎香港和內地去年至今年初經濟的良好勢頭,穆迪的理據「膚淺」、值得商榷及言過其實。

穆迪提到其中一個主要理據,是香港和內地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例如,香港輸往內地的貨物出口佔出口總額的一半;而訪港旅客以至服務輸出,內地相關所佔比例亦分別達四分之三及40%。按照穆迪的說法,既然內地的信用評級有所下調,香港亦理應無可避免受到影響。

內地機遇巨 港得益緊密聯繫

陳茂波認為,若單以經濟緊密程度,近乎機械式地將香港評級下調,這理據未免流於膚淺。一直以來,內地是香港龐大的市場,也為香港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大機遇。事實上,內地近年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貢獻超過全球經濟增長三分之一,地位舉足輕重。在後金融海嘯時期,世界各國紛紛抓緊機會加強和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聯繫。除了香港,世界上許多先進經濟體和內地的經濟連繫也非常密切,例如美國和日本,它們最大的貿易夥伴分別都是內地。

港經濟增長勢頭佳 失業率低

若從宏觀經濟指標來看,穆迪的觀察也似乎和實際情況不符。過去5年,香港經濟在不穩的外圍環境下,每年平均增長2.4%。隨着環球經濟於去年回穩,香港經濟增長自2016年第二季起逐步加快,今年第一季更錄得4.3%的顯著按年增長,是近6年來最高增幅。今年以來,香港經濟勢頭也保持良好。首4月的出口貨值按年躍升9.4%;訪港旅客方面,不論是來自內地旅客及總體數字同期亦見上升。勞工市場全民就業,失業率更在3.2%的近三年低位,這都為內需帶來堅實的支持。

低估內地深化結構改革成效

而內地方面,首季經濟實質增長6.9%,好於市場預期,延續穩中向好的形勢。外圍環境回暖,內地的出口在今年首4個月也按年增長8.1%,較去年同期下跌11.0%大幅反彈。陳茂波說,相信穆迪亦低估了中央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和決心。

港金融系統穩健 信貸質素高

穆迪下調香港評級的另一個理據,在於香港銀行與內地相關貸款業務增加,或為香港的金融市場帶來風險。他指,眾所周知,香港的金融系統極為穩健,金管局也已推出各項措施,加強對內地相關貸款的風險管理,亦確保在現行監管機制下,香港銀行奉行審慎的貸款批核標準。內地相關貸款的借款人大部分是大型國企和跨國企業,而且貸款有抵押物或者擔保支持,信貸質素普遍較高。現時香港銀行資本充裕,資本充足率和整體不良貸款比率按年均有改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