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小朋友、大朋友們,歡迎您搭乘國航『探秘國航--六一特別航班』。在『六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代表本次航班的全體機組成員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茁壯成長!祝大朋友們常葆童心,收穫精彩。下面,就讓我們帶您一起飛翔,體驗非同一般的國航文化之旅、科學之旅。」
■文:特約通訊員 付薇
■圖:特約通訊員 王澤民、尹璐
6月1日兒童節當天,國航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近20位「科學小記者」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一同走進國航,同時受邀的還有逾20位內地記者。這是國航每年雷雨季和安全生產月慣例舉辦的公眾開放日活動,也是今年京津冀「萬名科學小記者」實踐活動首站。在整整一天的活動中,大家零距離觀摩、體驗國航安全保障、航班運行、旅客服務等多個生產環節和業務流程,了解航空運輸知識,接觸更加真實的國航。
走進國航總部,此次「六一特別航班」的「機組成員」已經早早迎候着大家了--同樣身着國航制服,大機長、乘務長叔叔阿姨們神采飛揚,而國航「知音寶貝」裝扮的小機長、小乘務長更讓小朋友們羨慕不已。這些來自國航常旅客計劃的「知音寶貝」們都學習過服務禮儀和民航知識,作為此次活動的嚮導,他們將和國航的叔叔阿姨們一同,帶領新朋友們感受國航文化,將自己學到的民航知識分享給更多的同齡夥伴。
模擬體驗開闊眼界
「叔叔,叔叔,您的肩章上有四道槓,那您是機長吧?」、「怎麼才能像您一樣當上飛行員呢?」、「阿姨,您一定飛過許多地方!飛來飛去一定很有意思!」......在「小記者招待會」上,面對着自己心目中神秘又敬佩的機長和乘務員「大姐姐」,小記者們爭相搶問着早已醞釀了很久的問題,國航叔叔阿姨們的細緻解答更是被他們一一記錄在了採訪本上。在「國航展館」中,國航工作人員講解着一件件歷史實物和照片背後的故事,「知音寶貝」小嚮導更是主動將自己了解的知識講給新認識的小夥伴,歷史和文化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傳播。
當然,讓大、小記者和來賓們好奇的事物還有很多,比如「安全艙門為什麼不能隨意觸碰?」、「飛行中為什麼要繫好安全帶?」、「飛機上為什麼不能用手機?」、「突發情況下應該怎樣應對?」等等。帶着這些疑問,大家來到了被譽為「亞洲第一艙」的國航乘務培訓中心。換上專業的乘務訓練服,登上A330客艙全動模擬機,在專業教員的指導和保護下,大家模擬體驗了行李夾帶鋰電池失火、飛機遭遇顛簸、水上迫降、應急撤離和跳滑梯等平常坐飛機時基本不會遇到的突發情況,學習了在突發狀況下如何使用救生衣,如何在機組人員的指導下緊急撤離等知識和技能。在與乘務教員的互動活動中,大家不僅開闊了眼界,學到了知識,更將規矩意識和紀律觀念深植在心中。
系統運行環環相扣
參與活動的小記者家長們感歎道,原以為航空公司只有地勤、空服和機師,「乘機提示」、「安全演示」等等規則程序挺「矯情」,但通過這次活動才真正認識到,航空公司的運行系統多麼複雜、龐大,保障一個航班要有那麼多環節的銜接,需要那麼多人辛苦的努力,這樣的接觸不僅自己是第一次,能讓孩子從小了解到這些,更是對他們最直接的教育。孩子們則真誠地說,回去後一定要把所見、所感告訴身邊的同學、老師和家人,號召大家都來做守規矩的好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