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展覽於近日正式開放,原本隱藏在幕後的「華光礁1號」沉船保護實驗室現身公眾視野,觀眾可以近距離觀看專家如何對出水文物進行保護和修復。
目前,海南省博物館僱請的專業人員正對古船板進行3D激光掃描、拍照,這些素材將用於數字化重建,以復原「華光礁1號」沉船的原形。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專業研究生王亞忠介紹說,他和同學每天要拍下數張照片,然後利用3D畫圖技術將船板還原本來面目,「這相當於對它進行再設計,重新『造』出來。」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部副主任包春磊告訴記者,船板都是不規則的,而且腐蝕嚴重,所以難以完成復原。只能依靠技術手段,面面俱到記錄下船板,再將之還原。隨着掃描工作接近尾聲,「華光礁1號」有望在半年內被構建出「前世今生」。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