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不看金庸劇

2017-06-26

潘國森

日前又有新拍的《射鵰英雄傳》電視劇熱播,朋友問我有沒有看過,有什麼意見或感受,一般就只簡單回一句,就是總有二十年以上不看金庸劇了。這類劇集每隔三五年就有人重拍,意義不大。只那些金庸小說讀得不熟,又或者沒有怎麼讀過的新讀者才會去看。今次其中一個熱點是苗僑偉三十多年前演楊康,現在改演東邪黃藥師。

見有讀金庸小說二十年以上的資深讀者到了二十一世紀還再看金庸電視劇,便直率地說「只有傻瓜才看」,既浪費時間,看了又會不高興,何苦?

普遍的毛病是改內容。「小查詩人」說過,他的小說改編為電視劇可以刪,但不要增。結果多數是製作人改得興起,以致面目全非。

為什麼要重拍?倒不是因為這幫製作人對金庸小說有了什麼新的體會,只為省事省氣力而已。你們要用全新的故事拍攝一部成功的劇集,必須要很費力去經營。比如說幾十年前的港劇《上海灘》,周潤發飾演的許文強和呂良偉飾演的丁力這兩個人物,有誰對他們有任何認識或感情?製作團隊要一步一腳印的去塑造。編、導、演,還有製片、策劃之類的人員都要「摸茈衈Y過河」。弄得不好而收視欠佳,就得有人要承擔責任。

金庸劇拍得再不濟,也可以守住「基本盤」呀!那為什麼要改?改「小查詩人」的故事,會不會有優越感?堂堂「金大俠」的經典人物故事都任我改,我喜歡加的便加,喜歡刪的便刪,何等快意?有時甚至改動「大配角」的生死。記得有一年的《射鵰英雄傳》,將原著中全真七子早死的譚處端,改為劉處玄代死。這樣改,我看不出有任何意義可言。

編劇要改這改那,除了彰 顯 個人的「執筆權」之外,還有要「幹點實事」。收了薪水卻去忠於原著,那麼你這位編劇大老爺還有任何的存在價值嗎?他們改得「過癮」,或許不知道早已給許多忠實讀者咒罵,就像《鹿鼎記》中韋小寶罵吳三桂那樣,罵到他「十九代祖宗的奶奶」去。

主流觀眾只熱烈討論主角的人選,以《射鵰英雄傳》為例,主要就是郭靖、黃蓉,許多時連楊康、穆念慈也沒誰管,觀眾都覺得無所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老頑童周伯通等也可能引起話題,例如今回呂良偉演一燈大師,早年他卻演過胡斐呢!

真正忠實的讀者,則會對江南七怪這樣「閒角」的選角,以至造型也更多有要求。有一次重拍《笑傲江湖》,那位魔教長老曲洋,竟然找來一位牙齒也掉得八八九九的老人家來演,這算是什麼概念?

觀眾容易先入為主,我是未熟讀《射鵰英雄傳》前看白彪和米雪主演版本,他們能夠由少年演到中年,連拍《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不換角。蕭笙叔應記一大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