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生活語絲】憶越劇宗師

2017-06-26
■王文娟(右)獲白玉蘭戲劇藝術獎頒發終身成就獎。 網上圖片■王文娟(右)獲白玉蘭戲劇藝術獎頒發終身成就獎。 網上圖片

吳康民

第二十七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藝術獎早前揭曉,三位年逾九十的越劇演員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都分獲終身成就獎。

猶憶上世紀六十年代,江浙滬移民雲集北角,被稱為小上海,吳儂軟語,充斥在今皇都戲院舊址周圍。上海菜館也因時而興。今天江浙人士,已融入香港社會,他們的下一代兩代,更能操流利廣東話,再分不清誰是上海人的後裔,誰不是了。

上海人或稱江浙人士,善於營商,其中著名商人王?誠,早茈鞭,在北角新區買了許多物業,今華豐百貨和新都城附近的地段都是他的。我在一九四七年大學畢業後來港任教,北角屬於「郊區」,地標就是一家商務印書館的工廠,位於今華豐百貨公司地段。

當年我所服務的培僑中學在跑馬地樂活道,因學生眾多而擴充班級,原來我們這些年輕未婚的青年教師的集體宿舍,也都改為課室,以便增班容納更多學生。我們住到偏僻的北角的單身宿舍,每天要乘坐校車回校工作,被笑稱貶去「邊疆」。後來商務印刷廠搬去新界,當今華豐國貨,成為北角繁榮市區的地標。

俱往矣,一晃已近七十年,郊區變成市區。當年我初到香港,波斯富街與軒尼詩道交界的中心點,即原中國國貨公司現為東方表行的地段,是郊區一片荒涼,據說地價只值每呎三元,現在恐怕要以萬元計算了。

成語說滄海桑田,香港就是一個填海而成的大城市,不說青年人可能不知道,謝斐道和駱克道原是填海填出來的。這是我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來港時的情況,更早的我就不知道了。

回頭再說,這三派宗師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三位都已是年逾九十的越劇表演藝術家,當年除了徐玉蘭稍為年長之外,其他兩位,都是青春美貌的花旦。歲月不留人,她們應與我是同齡人,除徐玉蘭已故去外,傅全香、王文娟兩位仍健在,希望她們永葆心境青春,健康長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